(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用。武装部队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鉴和证明书是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管理活动的重要证明书和手段。伪造、改造、武装部队公文、证明书、印鉴行为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名誉,危害防卫利益。本罪侵权对方是公文、证件、公章,而且限于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和公章。武装部队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但不包括民兵组织。公文一般是指以武装部队军事组织机构名义制作的,用于联系事务、指导工作、处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如文件、公函、指示、命令、通知、通知、决议、决定、规定、报告、批准、信件、电信、介绍信、公告、通报、议案、请示、会议纪要等。其形成在武装部队执行职务或履行日常管理职责的过程中,与职务活动、管理紧密相连。(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者伪造、改造、武装部队公文、证明书、印鉴行为。伪造是指无权制作者制作假武装部队的公文、证明书、印鉴。模仿有权发行公文、电信负责人的手迹,制作假军用公文、电信的,也伪造公文论。对于构成犯罪来说,不要求伪造的假文件证明书、印鉴和真实的文件、证明书、印鉴完全一致,只要足够乱真即可。重要的是看制作者是否有制作权。这是鉴定公文、证明书、印鉴真伪的标准。如制作权的人在职务范围内,即使制作公文、证明书、印鉴的内容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也应视为武装部队的公文、证明书、印鉴、公文、证明书、印鉴的制作权。内容虚假会破坏发行证,发行单位的信用和信用,但这与没有制作权的人以武装部队的名义制作虚假公文、证明书、印鉴、武装部队的信用和信用破坏性质不同。因此,本法规定,没有制作权的人制作公文、证明书、印鉴构成本罪。有制作权的人制作公文、证明书、印鉴,内容虚假也不构成本罪。改造是指用涂改、擦拭原有有效的公文证明书的印鉴、填充内容等手段非法改变其真实行为。例如,在有效的介绍信中模仿原来的笔迹添加内容等。变更证明书的有效日期,变更公文的发行日期和公司,变更证明书所有者的名字、身份等。买卖是指以利益为目的,将军用公文、印鉴、证明书转让给他人的行为。买卖对象是武装部队的公文、证明书和印鉴,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伪造的,也可以是自己依法占有的,也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偷窃的,也可以是欺诈的,也可以是抢劫的,也可以是用别的手段得到的。无论从哪里来,无论是真是假,买卖武装部队的文件、证明书、印鉴都可以构成本罪。行为人以虚构部队的名义伪造公文、证明书、印鉴进行犯罪活动,实施什么罪行决定什么罪行,不得以本罪论处。行为者伪造、改造、买卖武装部队的公文、证明书、印鉴后,冒充军人欺诈或进行其他欺诈犯罪是手段关系,选择重罪一般是后者从重论所,但构成犯罪不能构成他的罪行,必须根据本罪治疗犯罪科。本罪是选择性的罪名,犯罪的行为方式有3种,犯罪对象有3种。一个犯罪分子可能实施其中一种,也可能结合实行其中的几种。例如,盗窃军用文件后进行变造,伪造印鉴,制作伪证、伪造印鉴等。行为者实施其中一种行为方式,侵犯一种以上的犯罪对象,即成本罪。但是,在确定具体罪名时,必须根据实施犯罪的具体行为方式和犯罪对象来决定。如果行为者只伪造武装部队的公文,就会伪造武装部队的公文罪,伪造武装部队的证明书,伪造武装部队的证明书,伪造武装部队的证明书的罪,但是不实行处罚。(三)主要部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伪造印章罪的具体立案标准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行为犯,原则上来说,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就会构成犯罪。但是对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不适合全部入罪。需要结合犯罪情节考虑买卖的次数、件数、金额和买卖的目的和动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如何构成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
333人看过
-
构成变造武装部队印章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88人看过
-
如何对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进行惩罚
148人看过
-
变造武装部队的印章罪,会构成怎样的罪名
176人看过
-
法院如何处理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既遂案件?
300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伪造武装部队公文罪?
52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什么是伪造武装部队公文,非法变造武装部队公文,伪造武装部队证件和印章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2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伪造、变造、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罪、盗窃、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罪的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文件一件以上的;(二)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军官证、士兵证、车辆驾驶证、车辆驾驶证或其他证明书的;(三)伪造、武装部队印鉴、盗窃、武装部队印鉴、其他证、车
-
伪造武装部队印章一件有什么后果?会构成什么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6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或多次伪造、变造、买卖文件、证明书、印鉴的妨碍文件、证明书、印鉴的犯罪行为,严重损害武装部队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失等。
-
2022年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101、符合下列要件的,就能判断为构成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客观上是实施了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
-
伪造武装部队公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什么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2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
伪造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算不算伪造犯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9构成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指多次或大量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印章的;因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行为而严重损害武装部队的名誉或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