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可以报警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11:02:30 292 人看过

一、不当得利可以报警么

不当得利可以报警,警察会对不当得利情况进行一定的处理。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成立条件有: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2、他方受到损失;

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4、没有合法的根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二、哪些情况不属于不当得利

在以下情形中,虽没有给付原因,但排除不当得利的成立:

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基于道德上的义务为给付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一旦给付,即不得依不当得利请求返还。如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予以抚养。对被抚养的亲属不得依据不当得利要求返还支出的抚养费。是否为道德上义务,应依一般社会观念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给付标的物的价值等情况认定。

2、为履行未到期债务而清偿。清偿期到来之前,债务人并无清偿义务,此时债务人的清偿应是非债清偿,但债权人的受领并非无合法原因,此时的清偿也发生债务消灭的效果,故不发生不当得利。

3、明知无债务而为清偿。给付人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任意为给付,不发生不当得利。但给付时作出保留如附有条件,或给付不以给付人意志为转移的,仍成立不当得利。

4、因不法原因而为给付。不法原因是指给付原因违反国家的强行法规范以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如为清偿赌债而为的给付。但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时,不阻却不当得利的发生。

三、不当得利要怎么追回

不当得利的失利方向法院主张返还不当得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7天内立案,立案后开庭审理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7: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报警相关文章
  • 报警不在当地的也可以吗
    报警不在当地的也可以,但需要是在管辖案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法律规定,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刑事案件。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重大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涉外犯罪、经济犯罪、集团犯罪案件的侦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刑事案件。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重大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涉外犯罪、经济犯罪、集团犯罪案件的侦查。上级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侦查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下级公安机关认为案情重大需要上级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案件,可以请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管辖。
    2024-04-28
    351人看过
  • 当事人不在场可以报警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没有在现场报警,事后报警,请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根据相关的程序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将案件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一、交通事故立案申请是什么但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该立即报警,因为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报警,有利于警方保护现场、收集证据、责任划分等。如果身体受到损害需要追偿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2023-06-19
    168人看过
  • 不当得利被告不出席可以吗
    一、不当得利被告不出席可以吗不可以的,最好积极应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所以如果被告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有权强制拘传或者依法缺席审理。缺席审理会按照原告提供的证据及陈述进行判决。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需要提前向法院书面说明并申请延期开庭。二、不当得利诉讼管辖地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三、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在不当得利关系中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是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事关系。因此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
    2023-05-03
    472人看过
  • 不当得利1000是否可以立案
    一、不当得利1000是否可以立案1、可以立案了,事实上,法律并没有对不当得利的立案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是不当利益,都可以立案,无论金额大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
    2023-06-16
    63人看过
  • 经侦可以追回不当得利吗
    一、经侦可以追回不当得利吗是否可以追回财产损失,要看具体情况,其中可能存在三种情况:1、全部追回:如果钱财没有被挥霍,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及时收缴,发还被害人。2、部分追回:如果钱财被犯罪人挥霍了一部分,公安机关只能追回剩余部分的,追回剩余的这部分,发还被害人。3、无法追回:如果钱财被全部挥霍,公安机关无法追回的,则不能追回。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二、不当得利是诉讼标的吗1、民间借贷转诉不当得利,是指原告为索要回给付被告的款项,先提起一个借款合同纠纷诉讼,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和利息,2、由于前一次诉讼未能实现判令被告偿还款项的目的,原告就同一款项,向被告提起第二次诉讼,再次提起诉讼的理由是被
    2023-05-03
    243人看过
  • 不当得利可以分期返还吗
    一、不当得利可以分期返还吗不当得利可以分期返还,但需要和受益方与受损方进行协商,如果受损方不同意的,则不可以分期返还。《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二、不当得利举证责任1、民事诉讼法上通常采用的举证规则是权利主张者举证,也就是通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2、在特殊情况下却采用由否认主张者举证,其理由主要在于在部分案件中只有通过举证责任倒置才能更好实现实体真实,体现公平原则的要求。3、基于不当得利的四个构成要件,在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权利主张一方应当对前三个构成要件予以证明。构成要件包括:(1)一方获得利益;(2)他人利益受到损失;(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人利益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一方获得利
    2023-05-03
    67人看过
  • 不当得利可以无效合同吗?
    不当得利可以是无效合同。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既可以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发生,如基于合同而占有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合同被宣告无效或撤销后,依据合同而取得的财产权便成为不当得利;也可以基于自然事实而发生,如邻家池塘的鱼跳人己家池塘,这也构成不当得利。因此,从无效合同中获得的利益正是不当得利,应及时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一方受到损失,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获得。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具体特征根据有三: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
    2023-06-17
    185人看过
  • 不当得利异地起诉可以吗
    不当得利应该在被告所在地或者是不当得利的发生地进行进行起诉。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凡是现在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2、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他方受到损失是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之一。如果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损失,即“利己而不损人”时,不构成不当得利。损失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积极损失)和财产利益应当增加而没有增加(消极损失)。3、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所谓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获得利益造成。而获得利益的原因事实不必与受到损失的原因事实相同,在返还
    2023-06-14
    85人看过
  • 不当得利可以拉黑名单吗?
    一、不当得利可以拉黑名单吗?不当得利一般是不可以拉黑名单的;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
    2023-04-13
    120人看过
  • 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可以定罪吗
    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拒不返还可构成侵占罪。《民法典》第987条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正是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称为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人称为受害人或受损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券。一、不当得利是否犯法不当得利不是违法行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根据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还
    2023-02-16
    424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不成立可以告诈骗吗
    一、不当得利不成立可以告诈骗吗在法律实践中,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我们应该认识到,构成刑事犯罪的冒用行为所涉及的罪名是诈骗罪,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其不仅会对社会公共秩序、司法公正造成极大的威胁,也会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相比之下,不当得利这一概念则属于民法范畴,其主要含义为在没有法定依据的情况下,不当得利方获得了不应获益的财产,从而导致他人的损失。例如,当某人拾得他人丢失之物品时,通常只会触发他对于不当得利的返还义务,却并不会直接触及到刑法的规定。在此情况下,这个获取不当利益的人被称之为受益人,他们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必须承担起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责任。《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
    2024-07-22
    55人看过
  •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如何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根据消防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一、阻碍施工违法吗?公民阻碍施工队施工、讨要赔偿、闹事是违法的。城市中一些地方施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附近居民阻拦的情况,因为施工影响到了他们日常的工作或是经营等等。面对附近居民长期阻碍施工而导致施工进程非常缓慢,施工方也会打算报警处理它。二、有纠纷拦着不让走犯法吗民事纠纷采取拦堵的手段不让走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违反上述规定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会构成寻衅滋事罪,需要承担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事责任。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
    2023-06-25
    473人看过
  • 多少年内可以追诉不当得利?
    三年。在不当得利关系中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是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事关系。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因此根据民法的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多少年刑事案件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五年,如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十年,如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十五年,如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
    2023-07-02
    496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否可以请求赔偿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一方受利益同时使他方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法律规定,不当得利引发债的关系成立,法律确认不当得利之债的目的,是为了使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合理的财产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因此,不当得利的受害人可以请求获益方赔偿损失。一、不当得利的赔偿范围有哪些(一)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二)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
    2023-03-02
    26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报警
    词条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报警
    相关咨询
    • 哪些叫不当得利报警嘞?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1
      不当得利报警,一般不会受理的。 尽快起诉,如果能顺利查封对方账号与对方谈判,基本就解决了。如果查封不到,需要调查对方的财产,进行查封,准备胜诉后有效得到执行。
    • 为什么不当得利报警会受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5
      警察一般不会受理,因为这属于民事纠纷。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 利息可以不当得利取得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01
      不当得利照样可以支持利息的,因为在不当得利过程中的话,对方有可能会用这个物品来获得相应的价值,所得到的钱必须要进行返还,而且要加收利息的《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 有规定说明不当得利警察可以管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1
      首先这可以算一种盗窃行为,你打电话离校服只有两米,说明你主观意识里是仍然对校服有占有意识,主观认为这么近很安全不会丢失。拾荒者看到旁边有人的情况下还拿走有盗窃嫌疑,刑法对于财产500元以上的盗窃可以定盗窃罪的,你有录像可以作为证据证明。 其次如果拾荒者说他主观没有偷的意思,对于行为人主观意思很难把握,如果从民法说,可以说拾荒者是一种无因管理,但是我国法律对无因管理,并没有赋予索取报酬的权利,仅给予
    • 借钱不还可以不当得利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28
      以不当得利产生的事实上的原因可以将不当得利划分为两大类: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所产生的不当得利,在这种不当得利中,受益人的所得利益是受损人给予的,也就是说这种不当得利是由受损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主要包括自始目的欠缺(如非债清偿)、目的不达(如预期目的不成就)和目的消灭(如解除条件成就)。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非基于给付所产生的不当得利,主要包括侵害他人权益不当得利、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