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刊登公告,延长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除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外,应当认定为民法典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三年,若债务人以此作为抗辩理由,且债权人无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情形(如遭遇自然灾害等)的证据,债权人将面临非常大的败诉风险。
所以,只要刊登公告,就意味着延长了诉讼时效。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欠钱的人还是比较要脸面的,不希望被别人指指点点说不讲信用,当他看到这样的消息没准儿就把钱给还了。
(二)债务上有保证人的,向保证人主张债权
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设立保证人,如果到期债务无法清偿或不可能清偿,由保证人向债权人清偿债务。保证人清偿债务之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三)有配偶的,可以要求配偶偿还
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如果能够举证证明借款用于家庭开支或者改善家庭生活等行为,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
(四)向法院提起诉讼
有的债权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明明欠款人已经找不到了,又怎么向法院诉讼呢?事实上对被告下落不明,无法当面送达开庭通知的被告,法院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时间一到,不论被告是否看到该公告,都视为已经送达。
庭审中进行缺席审判,经法院对债权人提出的债权证明进行审查,然后作出判决。在判决生效后无法获得清偿的债务,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起诉
(一)债权人起诉对方最好在其离开住所地一年以内起诉,因为有如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项:“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二)债权人起诉后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法院首先看原告的证据充不充分,如果充分法院可以公告传唤被告,公告期限届满,被告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
二、债务人因债权人下落不明该如何承担债务
我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下落不明,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是使债务关系消灭的一项重要民法制度,各国立法均有具体规定,中国《民法典》对此也作出了规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利益冲突,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存在法律性质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双重性质。提存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并按法定的程序进行。提存实施后,在债务人、债权人、提存机关相互之间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
债务人失踪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吗
210人看过
-
法律是怎样规定债务人失踪诉讼时效的
390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中止含义债务纠纷诉讼时效
257人看过
-
导致使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以及诉讼时效中止如何执行
314人看过
-
保证诉讼时效终止中断的主债务怎么办
115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是哪些情况导致
385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义务人失踪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法律上有哪些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7义务人失踪后,权利人在国家级或者在义务人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主张相关权利的,是可以中断诉讼时效的,如果义务人失踪,权利人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并没有任何的维权行为,不能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义务人失踪,权利人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处理相关问题。
-
债务人失踪,债权人如何讨债,债务人失踪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6-041、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二十一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2、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
-
被判刑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6不会,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1.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其他障碍。其他障碍具体包括: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2.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存在或发生于时效期间
-
失去诉讼时效的债务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28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我国诉讼时效的规定,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未主张权利,该债权将丧失胜诉权,主权利及于从权利,抵押权作为主债权的从权利,因主权利不受保护,因此,民法典规定,在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未主张权利的情况下,抵押权也不受法院保护。 民法典定是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所以,我国没有关于抵押权的期限规定,但本条的本意应该
-
诉讼时效已过债务人还款行为是否导致中断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7超过诉讼时效并不导致债权消灭,只是赋予了债务人一个抗辩权而已,这是债务人的一项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超过诉讼时效还款不是达成了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因为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在,且由于债务人的还款行为使得诉讼时效重新起算了(如果没有一次还清的话);因为原来的债权一直都存在,所以也不存在原债务人对原债权认可;个人看法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