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居住证可以代表一个人在一个地区有正式居民的身份,有好多事情是需要有固定居民才可以解决的事情。居住证明,顾名思义也就是我们是否居住在此地的证明,一般来说,居住证明应该由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是物业公司出具。主要用于办理各种对公事物时,就会涉及到使用居住证明,我们只需要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到社区开具就可以了。
本地人需要办居住证吗
一、本地人需要办居住证吗
1、本地户口是不用办居住证的。居住证主要是为了统计流动人口,同时让外地人在本市工作和生活的时候,能够享受与本地户口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包括报考驾照、孩子享受义务教育、法律援助等其他法定的公共服务,还包括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补办或更换身份证等便利。
2、法律依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十条
居住证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每年签注1次。
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应当在居住每满1年之日前1个月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签注手续。
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中止;补办签注手续的,居住证的使用功能恢复,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的居住年限自补办签注手续之日起连续计算。
二、居住证办理的流程是怎样的
1、申报:申办人向居住地派出所提交申请表和申请材料;
2、受理:居住地派出所受理申请;
3、审核:公安内部审核;
4、制证:公安内部制证
5、领取:申办人持申请回执或本人身份证到申请办理的派出所领取居住证。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八条公安机关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应当协助做好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发放等工作。第九条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
监视居住适用于什么范围
156人看过
-
居住权合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366人看过
-
杭州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适用范围
261人看过
-
监视居住适用对象的范围有哪些
255人看过
-
监视居住的实施标准及适用范围
358人看过
-
非居住房主拆迁补偿标准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343人看过
-
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范围是什么,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取保候审相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检、法机关既可以取保候审,也可以监视居住,具体由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但不得对同一个人同时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57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没有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被指定的居所,所谓固定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甘肃在线咨询 2021-01-05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此外,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
-
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久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7监视居住,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住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适用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不能提供保人或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章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
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的种类是怎么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6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
-
监视居住适用对象范围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3监视居住适用对象的范围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