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据有法律效力。对方拒不偿还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规定,当事人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应当在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规定办理。
借据的多重含义有哪些
借据的多重含义如下:
1、借据中的名称:原告持有借据,借据中包含的贷款人的名称与原告的名称不同,有时可以确定原告是实际贷款人;
2、多张借条和总条:债务人出具多张借条,最后一张借条包含共字等表格的,可以认定为总条的性质;
3、胁迫下的借据:债务人主张借据是因胁迫而出具的,但未能证明的,仍应承担偿还责任;
4、转账凭证作为证据,债权人仅以转账凭证为基础,主张借款并要求偿还。债务人主张不借款但未提供证据的,应当确定转账凭证中记载的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自然人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贷款合同包括贷款类型、货币、用途、金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借条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122人看过
-
借条是否具备法律约束力?
415人看过
-
补写的借条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433人看过
-
法律函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183人看过
-
手写的借款条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391人看过
-
房屋定金收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233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婚约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21、婚约没有法律效力。 2、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的原则,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后,可以进行婚姻登记。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9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采纳
-
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2年9月5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20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3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这一条实际上也赋予了调解协议的性质为合同。
-
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13双方之间基于诚实信用所达成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
合同无效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291、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3、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