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1:32:57 251 人看过

​一、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什么

1、故意杀人是结果犯,不是行为犯;

2、结果犯只有结果发生才构成犯罪;

3、侵犯客体是人的生命权;

4、故意杀人未遂刑法也要处罚,因为未遂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所以主观恶性强,又让被害人的生命权受到了紧迫的危险性。

二、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既遂的区分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三、故意杀人罪的行为种类

1、谋财型。为了非法获取财物而实施杀人的行为。包括抢劫杀人、盗窃杀人、谋财害命。

2、复仇型。行为人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而实施杀人。就好像上述案件中的男子,因为邻里纠纷,为了发泄心中不满,故持刀杀害邻居母子。

3、情欲型。行为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者感情纠葛而实施杀人。常见的一般有强奸杀人、婚姻不和杀人。

4、遗弃型。行为人为了逃避某种义务或者责任而实施杀人。遗弃孩子,让其自生自灭是最典型的。

5、迷信型。行为人基于封建迷信,为治病求寿,得道升天而采取杀人。

6、寻衅斗殴型。犯罪团伙成员为了逞凶、称霸或者某种利益,在相互斗殴中致人死亡,

7、其他类型。精神病杀人、激情杀人等各种原因导致被害人死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1: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未遂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犯罪未遂量刑标准
    一、故意杀人未遂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犯罪未遂量刑标准1.故意杀人未遂的量刑标准应当是:对行为人比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2.具体而言,如果故意杀人既遂,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3.当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则构成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对于故意杀人未遂的犯罪者,其刑罚将低于故意杀人既遂的刑罚。二、法律依据探析在法律依据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1.根据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第二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故意杀人的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情节较轻时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第二十三条定义了犯罪未遂,即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
    2024-03-16
    464人看过
  • 如何辨别故意杀人罪是属于既遂还是未遂
    一、如何辨别故意杀人罪是属于既遂还是未遂故意杀人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如下:1.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未遂)。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2.故意杀人未遂是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故意杀人未遂仍按故意杀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比照既遂从轻处罚,具体如何判决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分析。3.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其标准是人已经死亡,如果人当时没有死亡,但是确定以后会死亡的情况,则要等到出现危害结果时才能确定既遂与未遂。事先预谋故意杀人,并且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最后造成被害人因故意杀人行为而被杀死的后果。二、故意杀人罪是否会被判处刑罚涉嫌故意杀人罪,经查证属实的,会判刑。处死刑
    2023-12-03
    469人看过
  • 一般故意杀人属于犯罪吗?
    一、一般故意杀人属于犯罪吗故意杀人罪是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二)、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三)、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
    2023-04-20
    27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犯罪未遂如何定罪,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
    一、故意杀人犯罪未遂如何定罪故意杀人犯罪未遂也是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的,但量刑比故意杀人既遂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n
    2024-01-22
    335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属于什么构成?
    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过失杀人罪构成要件1、客观要件。从另一方面来讲,过失杀人罪在客观上的表现就是致人死亡。所以客观要件必须有致他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这是成立本罪的基础与前提。其次,行为人必须对受害者作出了过失致其死亡的行为,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以是故意的,但是并没有预见到其行为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结果,所以这里与故意杀人罪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行为上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上的过失。另外,行为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受害人的死亡直接或者间接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死亡,否则行为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
    2023-07-21
    264人看过
  • 故意开车撞人属于杀人未遂吗
    故意开车撞人为造成死亡结果发生的,属于杀人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危险犯有没有犯罪未遂?危险犯有既遂和未遂之分,区分标准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足以导致某种危害结果发生。足以导致的是既遂,不足以导致的为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强奸罪从犯会减轻刑罚吗?强奸罪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是会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此为我国《刑法》作出的明文规定。《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敲诈勒索没有拿到钱判多久敲诈勒索没有拿到钱属于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
    2023-04-07
    470人看过
  • 故意犯罪形态属于犯罪构成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分类,犯罪嫌疑人进行故意犯罪行为的,未经法院判决有罪的,都不能确定为有罪,所以故意犯罪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12
    356人看过
  • 杀人未遂是否属于暴力犯罪的范畴
    一、杀人未遂是否属于暴力犯罪的范畴杀人未遂算暴力犯罪。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的基本刑罚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杀人未遂的,可以在基本刑罚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要素区分故意杀人罪同故意伤害罪的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判断犯罪人主观故意内容、不能单凭口供,或仅根据某事实就下结论,而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全面分析案情。三、如何进行故意杀人罪的辩护1.被告人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1)被告人行为不具
    2023-12-02
    229人看过
  • 因为纠纷开车撞人未遂属于故意杀人罪吗?
    故意开车撞人未造成死亡结果发生的,属于杀人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关于犯罪未遂的解释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是: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故意伤害罪有无犯罪未遂故意伤害罪有犯罪未遂。如果被告人有明显的伤害他人的故意,并且准备了工具,实施了伤害行为,只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已
    2023-06-24
    230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同时可以构成既遂还是未遂吗
    故意杀人罪中不能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构成此罪既遂的,除了行为人要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外,还要有死亡结果的发生,否则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一、杀人犯枪毙吗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害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免以刑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且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活动的有机体,是人
    2023-03-14
    93人看过
  • 关于故意杀人的犯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刑事辩护律师: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二百四十七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
    2023-04-22
    286人看过
  • 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情形
    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一、组织他人实施自杀以什么定罪答案是故意杀人罪。二、故意杀人
    2023-03-24
    47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属于哪类犯罪如何定罪
    在中国现行刑法典中,对于故意杀人罪这一严重犯罪行为,立法者采取了极为严苛的惩罚措施。他们规定,对于那些主观上意图谋害他人生命,并付诸实施的罪犯,应依法判处其死刑、无期徒刑,或者监禁长达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与此同时,我国法律还充分考虑到了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比如某些故意杀人案件可能存在相对较轻的情节,因此便设立了相应的条款,将这些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案件,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罚。在此类案件中,所谓的“情节较轻”,主要是指因防卫过当而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基于义愤而实施的杀人行为等情况。《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05-06
    70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一、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是侵害的客体不同、犯罪目的不同、犯罪条件不同等,对于故意伤害既遂的情况下侵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情况,而故意杀人未遂,一般是不构成严重的犯罪事实的。(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二)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
    2023-04-13
    22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2022年犯罪未遂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30
      犯罪未遂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未遂是指行为人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由于行为已经具有法益侵害性,给他人造成了人身伤害,所以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未遂犯是不是构成故意杀人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4
      犯罪未遂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未遂是指行为人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由于行为已经具有法益侵害性,给他人造成了人身伤害,所以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故意杀人未遂一定构成杀人罪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07
      也是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 犯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对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罪行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9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笔者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沟通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中杀人的,强奸中杀人的。
    • 杀人未遂属于怎么样的犯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20
      杀人未遂算暴力犯罪。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