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慈善条例草案重大调整慈善募捐需行政许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4:52:59 488 人看过

1月20日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二审的《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内容有了重大调整。对于有关焦点问题,省人大法工委会同内司委、省民政厅专门向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作了请示。

记者注意到,法规草案原本将慈善主体局限于慈善组织,现将其扩大至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从善款中列支工作经费,条例草案也取消了具体的列支比例;草案还规定慈善募捐需要行政许可。

慈善是谁的事

原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通过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

修改:审议中,委员们认为,把慈善活动仅限于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救助、服务等慈善行为,范围偏窄。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建议,条例应当把扶持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基调,不宜将范围界定得过窄,慈善活动是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的救助等活动。

根据各方意见,草案中对慈善定义作了修改,将个别组织的行为修改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无偿开展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等活动。

善款可提取工作经费吗

原文: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从受赠款中列支不超过百分之五的工作经费。

修改:委员们认为,慈善组织在受赠款中列支必需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作虽然必要,但以法律形式规定具体比例不合适。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也认为,国家对此尚无规定,地方立法也不宜对慈善组织规定统一的经费列支比例。

草案修改为: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列支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慈善组织应当厉行节约,降低工作成本,除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外,慈善组织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应当全部用于符合其宗旨的慈善事业。

同时,草案还增加一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其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

慈善募捐谁都可以做吗

原文:只有慈善组织才可以开展慈善募捐。

修改: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认为,面向公众的慈善募捐不同于慈善捐赠,在促进其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规范,建议对慈善募捐设定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设定行政许可应当公开听证、论证。2009年12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对慈善募捐设定行政许可召开了立法听证会。综合各方意见之后,草案对慈善募捐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向民政部门申请。民政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作出决定。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慈善募捐的,民政部门予以制止后,责令返还募捐财产,不能返还的,用于慈善事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0: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公开募捐:慈善组织的必经之路
    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注意问题:需要专门技能的,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志愿者签订协议;对志愿者实名登记;为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二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
    2023-07-05
    153人看过
  • 慈善捐款格式合同
    某市教育慈善捐款协议甲方:某某公司乙方:某某省某某市慈善基金会丙方:某某市慈善基金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丁方:为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传统美德,把市委、政府打造黄河善谷,构建和谐教育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经甲、乙、丙、丁四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热心支持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向乙方捐赠教育慈善资金人民币元整(¥元)用于二、甲方将捐赠款汇入乙方账户后,乙方,丙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资金,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甲方的同意。丁方必须按照甲方意向公平、公正、公开用好此项善款。三、甲方将善款汇入乙方规定的账号后,乙方为甲方出具慈善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及捐赠证书。四、本协议未尽事宜或条款内容不明确,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协议的原则、协议的目的、交易习惯及关联条款的内容,按照通常理解做出合理解释。该解释具有约束力,除非解释与法律或本合同相抵触。五、
    2023-06-14
    176人看过
  • 河北省向省慈善总会捐款免税
    从2007年1月1日起,任何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河北省慈善总会的捐赠,将享受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彭万宁举例说,如果按照以前的税收政策,企业向我省慈善总会捐100万善款,必须拿出130-140万元,因为还须缴纳33%的所得税。此次新政策出台后,企业将捐多少就是多少,不用再多掏那33%的所得税了。据介绍,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于11月24日联合发出通知,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此前,此项优惠政策只有国家部委所属慈善机构才能享受,全国也只有极个别省市出台此政策。据了解,这个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支持我省慈善事业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品德。据彭万宁介绍,今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企业和个人向慈善机构捐款所得税的新政策,但是,政策中仅规定对向国家和部委的慈善机构捐赠实行优惠。此次河北出台这项优惠政策意义重大。彭万宁说,这标志着我省慈善
    2023-06-07
    181人看过
  • 个人求助与慈善募捐如何区分
    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而个人求助是自然人为解决自己或家庭的困难,请求社会公众给予帮助。具体可以从以下要点来区分:1、发起的主体不同个人求助主体是自然人,而慈善募捐主体是慈善组织。2、筹款的目的不同个人求助是为了解决自身或家庭存在的困难。而慈善募捐只能基于慈善的宗旨,也就是慈善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一共六个方面,即:(1)扶贫、济困;(2)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3)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4)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5)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6)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3、法律关系不同个人求助主要产生民事法律责任。而慈善募捐不仅涉及捐赠人和慈善组织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还涉及行政机关与慈善组织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4、捐款资金的处理方式不同
    2023-04-21
    221人看过
  • 慈善法草案公布,拟将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
    《慈善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稿已经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共分十二章、一百零七条。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31日。规范募捐行为明确监管责任慈善组织的募捐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中,对募捐的方式、监管部门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规定,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向特定对象进行非公开募捐。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两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采取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或者举办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方式进行募捐的,应当
    2023-12-22
    245人看过
  • 2024慈善捐助可不可以附加条件
    慈善捐助可不可以附加条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慈善捐助作为赠与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是无条件的,也可以是附条件的,只要所附条件不违背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应得到双方的尊重和遵守。即使捐助双方并没有明确的附条件约定,但根据捐助行为的性质,双方之间亦存在隐性的条件,如助学捐助,捐助人的目的无疑是要求善款要用于完成学业而不能用作投资等,对此,捐助人有权请求受助人实现或请求有关慈善机构督促受助人实现其捐助的目的。因此,如果要求受助大学生回捐,所附加的条件并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也符合我国爱心传递的道德要求,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而企业家与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即“一对一”、“面对面”式的慈善捐助,属于典型的赠与行为,捐助方完全可以附加条件,要求贫困大学生写信或打
    2023-12-16
    64人看过
  • 慈善税收政策
    强制执行
    对于一般性公益捐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纳税人的属性不同,分为企业税收优惠和个人税收优惠两种。一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3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二是个人税收优惠。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如果捐赠额大于捐赠限额时,只能按捐赠扣除限额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上述个人是指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对个人向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
    2023-07-07
    212人看过
  • 慈善捐助的扣税规定
    企业所得税
    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捐赠全额税前扣除的,按照规定执行。个人同时发生按30%扣除和全额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自行选择扣除次序。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以下简称公益捐赠)可以抵扣。一、公益捐赠能任意撤销吗公益捐赠不能任意撤销。理由如下:1、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完毕后,不可以撤销赠与;2、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撤销赠与规定。由此可知,公益捐赠属于不得撤销的赠与合同,不可以随意就撤销。二、捐赠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是什么捐赠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是公益性社会组织。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
    2023-03-25
    375人看过
  • 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怎么做才合规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
    2023-05-06
    202人看过
  • 哪些组织可以从事慈善财产募捐活动
    一、哪些组织可以从事慈善财产募捐活动只有慈善组织才能开展慈善募捐,如果不是慈善组织,可以通过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或联合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募捐。根据《慈善法》第九条的规定,可以从事慈善财产募捐活动的组织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3、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4、有组织章程;5、有必要的财产6、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关于募捐资格的取得的相关规定《慈善法》公布以后,公开募捐资格有所放宽,由原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资格管理。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获得公开募捐资格,违规募捐的也可以取消募捐资格。《慈善法》规定,登记满两年,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中对如何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1.理事会有效决策,理事会能够理事,并且依照章程规定召开理
    2023-04-29
    57人看过
  • 做好慈善捐款,需要哪些证书?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上16家慈善组织,除了专门印制的《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之外,新颁发的基金会等法人登记证书上,在显要位置明确标注了“慈善组织”字样。承诺慈善捐款后能撤销吗?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其实慈善捐赠行为的本质,就是赠与合同关系,法律对此种行为做了明确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明显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
    2023-07-04
    425人看过
  •  慈善捐款是否需要缴纳税款?
    该段内容讲述了个人和企业向教育、公益事业等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捐赠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和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纳税所得额。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公益性青年活动场所的公益性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2.企业。捐款支出分为公益性捐赠支出和非公益性捐赠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和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纳税所得额。 慈
    2023-08-26
    117人看过
  • 慈善机构共享12捐赠优惠政策
    2008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文件使得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企业捐赠税收优惠条款得以真正实施。此后,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都可以享受12%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公益组织享有捐赠税收优惠的待遇,但公益机构必须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在社会组织年度检查中获得合格,或者在社会组织评级中获得3A以上(含3A)的等级,方有资格获得这一优惠待遇。三部门联合认定公益性机构根据《通知》,公益性机构须分别向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申请,民政部门负责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核,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经审查合格后,三部门
    2023-06-07
    433人看过
  • 遗产捐赠给慈善机构遗嘱
    你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遗产继承事宜。遗嘱需包括(一)遗嘱人:姓名、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未在户籍所在地的,列出现住地)、身份证编号。(二)财产分配情况(三)自书立遗嘱人,时间一、遗嘱包括什么内容遗嘱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立遗嘱人的家庭情况;二、订立遗嘱的原因;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三、处分财产的种类、名称、数量和所在地等;四、遗嘱受益人姓名、性别、年龄等内容。二、申请遗嘱公证需要什么材料申请遗嘱公证时,应向公证处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立遗嘱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2、遗嘱中处分的财产的产权证明。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折等;3、写遗嘱草稿,遗嘱人不能书写遗嘱或者书写困难的,可以在公证员面前口述,请公证员代书。申请遗嘱公证的公民,应当亲自到户籍所在地公证处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如当事人行动不便,也可请公证处指派公证员到遗嘱人住所办理。三、自书遗嘱怎么写
    2023-06-20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慈善募捐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1
      《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慈善组织应当对慈善财产进行有效管理,以使财产最大化用于公益目的。慈善组织在募捐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对于募捐的财产,慈善组织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做好慈善捐赠接受。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二、妥善管理好
    • 慈善组织应当应该怎么对慈善募捐的财产进行管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1
      《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慈善组织应当对慈善财产进行有效管理,以使财产最大化用于公益目的。慈善组织在募捐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对于募捐的财产,慈善组织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做好慈善捐赠接受。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二、妥善管理好
    • 如何管理慈善募捐中的财产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9
      《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慈善组织应当对慈善财产进行有效管理,以使财产最大化用于公益目的。慈善组织在募捐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对于募捐的财产,慈善组织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做好慈善捐赠接受。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二、妥善管理好
    • 慈善捐赠能附加条件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3
      慈善捐赠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是自愿无偿的行为,不得有利益回报。《慈善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实际上,慈善捐赠中约定捐赠用途本身可以视为对捐赠附加条件,捐赠人可以通过设定附加条件监
    • 慈善企业应该如何管理募捐的财产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13
      《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慈善组织应当对慈善财产进行有效管理,以使财产最大化用于公益目的。慈善组织在募捐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对于募捐的财产,慈善组织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做好慈善捐赠接受。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二、妥善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