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3 18:24:56 136 人看过

防护物资严重不足。各区县均反映工作人员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短缺,而且买不到。尤其是担负重要防控职责的卡口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防护,一般只有一个口罩,存在感染风险。

一、发国难财的用不用判刑

实际上,发国难财并不直接导致犯法。发国难财是否判刑需要视违法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如果发国难财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肯定是要判刑的。比如以离谱的高价售卖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销售假冒伪劣的口罩等,都是要判刑的,如果仅仅是利用疫情把握商机从事合法的商业行为,则不用判刑。

二、疫情期间五有的内容是什么

疫情防控五有是: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等等。

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和移动实验室,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加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线投入。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

三、最近坐动车需要开证明吗

目前坐动车是不需要开健康证明的,只要通过体温检测,确证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那么就可以乘坐动车,乘坐动车须佩戴口罩。因为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形势有所缓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疫情已经结束,国外疫情形势还是相对很严峻的,境外输入案例较多。因此大家还是要注意对疫情的防控以及注意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1日 09: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偷税手段存在多样性、隐蔽性、复杂性。一是利用不建账、不用票手段偷税。小型个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普遍不按规定建账、记账,购进货物不索票,销售货物不开票,使税务人员无账可查、无证可取,明借定税管理之口,实干偷税逃税之事。二是利用两套账或做假账手段偷税。少数纳税人对必须开票的设一套账,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以现金收取货款,帐外循环、账外经营,另设一套账,隐瞒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对内用真账核算收入和分配,对外用假账申报纳税应付税务检查,使税务人员没法得到真凭实据,导致重大偷骗税案件擦肩而过无法查处。三是利用假发票或虚开发票手段偷税。少数纳税人购买假专票、假普票和从税务机关领取的真专票、真普票,虚构业务,接受他人虚开或自己虚开发票,虚增成本或扩大抵扣,偷逃增值税、所得税。四是利用偷梁换柱或移花接木的手段偷税骗税。有的将经营的高税率产品以低税率申报或将混合销售行为按低税率申报,人为降低税率偷税;有
    2023-06-07
    318人看过
  •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所出台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拒不遵守防疫政策的当事人,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一、不戴口罩坐公交车违法吗不戴口罩坐公交车违法。在防止疫情蔓延时,传染病防治法对地方县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工作部门进行了授权,当疫情蔓延和爆发的时候,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来阻断、防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而公共场所戴口罩就是属于这种紧急预防措施。在公众场所不戴口罩,还不听劝阻,对执法人员实施抗拒,就违反了治安处罚法中规定的行为,可根据治安处罚法的规定,予以罚款、拘留。二、未落实防疫措施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检查力度,严格监督市场主体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经营单位及时责令整改并予以曝光,督促各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对发现存在落实防疫措施不到位的
    2023-02-04
    296人看过
  • 国家机关在防控疫情工作不负责导致病情传播怎么处罚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
    2023-03-19
    132人看过
  • 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从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防治工作虽有一定进展,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治污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所以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现在,我国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五大严峻问题:1、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据水利部统计近3年增长8.6%,主要水系水质恶化程度没有得到控制,据环保局统计,2004年七大水系,一半以上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一半以上属于五类、劣五类水,已不能直接使用。另外,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经济损失较大。2、工业污染仍然十分突出。不少老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大量存在;不少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现象普遍。3、城镇污水未有效处理。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
    2023-06-06
    361人看过
  • 电商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1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对应的经济社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商业贸易领域,因为网络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电子商务这样一种贸易方式。但是电子商务也是经历了一番坎坷的,因为网络的特殊性,在电子商务发展中产生了交易安全的问题,对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Internet网是一个互连通的自由空间,一些人常常会因为某些目的攻击电子商务网站,比如盗窃资金、商业打击、恶作剧等,导致有些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贸易交流受损、服务暂停,甚至出现资金被盗的现象。据有关数据的统计,美国每年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就达到近百亿美元,而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这些好处的时候,网络的安全问题,早已变成电子商务的重大难题,给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电子商务企业必须从
    2023-06-07
    409人看过
  • 新疆公安机关公务员问题
    1、公安机关公开招考公务员办法和程序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2009年自治区各级公安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经过报名、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能测评、体检、考察、公示和录用等程序进行。2、今年计划面向社会招考多少公务员?2009年自治区各级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主要有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公安机关,重点是南疆四地州公安机关,计划招录3500名。3、今年招考与以往招考有什么不同之处?2009年招考报名仍然采取网络报名与确认、一名考生可以选报符合职位条件的两个职位,即报考职位与调剂职位的方式进行。今年所不同的主要是:一是除特殊专业、紧缺专业外,其他职位设置,原则上按大类进行;二是边远、艰苦县市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面向当地生源。4、这次公开招考公务员的对象是什么?(1)新疆户籍大中专毕
    2023-06-06
    165人看过
  • 福建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福建的隔离政策主要针对外来入境人员,特别是14天内有过境外旅行经历且目的地为福建的人员。将实行相同的14天集中医学观察政策,对不适宜集中的人员可申请居家观察,费用由观察对象自行承担。福建隔离政策主要针对境外输入,对所有14天内有境外(含台港澳)旅居史、目的地为福建的入闽人员,无论是外国公民还是中国公民一视同仁,实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不适宜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经提前申请获得批准,并签订居家观察告知、承诺书,入境后可实行14天居家医学观察。集中医学观察期间产生的费用由观察对象自行承担,对确有困难和特殊情况的可视情减免。近期,福建省出台了针对疫情防控的一项政策,即对部分隔离场所提前申请的隔离人员,可以减免观察费用。但是,该政策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员。根据该政策的规定,只有隔离场所提前申请的隔离人员才能享受减免观察费用的优惠,而未提前申请或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则不适用该政策。在此,我们需要提醒广大民
    2023-08-18
    491人看过
  • 公安机关询问证人信息问题
    公安机关询问证人的规定是:询问证人应当单独进行;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在证人所在单位、住所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现场询问证人的,应当出示工作证明,在证人所在单位、住所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并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公安机关在传唤询问的最长的时间是多久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我国刑诉法对公安机关讯问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持续时间没有具体规定。第九十二条只是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同时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持续时间的规定只适用于“不需要逮捕、拘留”没有被羁押的的犯罪嫌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二十
    2023-08-18
    498人看过
  • 医院对疫情防控工作违反规定的处理
    会进行通报批评、降级处分甚至开除等处罚。一、组织处分有哪几种党纪处分包括: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对党组织的纪律处分,有改组、解散两种。政纪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组织处理主要有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离、降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形式。二、定罪免处可以保留公职吗定罪免处则属于认定了犯罪但免于处罚情况是可以继续保留公职的。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由此可见,公务员虽然犯罪,但免于处罚,没有受到刑事处罚,说明就可以继续保留公务员之职。但提职晋级肯定受影响。有职务的一般会撤销职务,安排不叙职务的临时工作。《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也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但法律规定的很明确:丧失公务员身份,须受到过刑事处罚。定罪却免于刑事处罚,不构成开除的直接事由。
    2023-06-24
    78人看过
  • 深圳临时工面临哪些问题
    深圳临*工面临哪些问题“我国将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人员,严禁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执法,将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工调离执法岗位。”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宏在三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中披露了这一信息。告别“临*工执法”,是规范行政执法的第一步。而临*工退出后的“缺”如何来补,是下一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临*工执法的正当性其实从来备受争议,只是一些执法部门常常面临“事多人少”的状况,编制又被卡得很紧,不得不招聘一些临*工来解燃眉之急。久而久之,临*工参与执法就成了“既定事实”。直到临*工在执法中频频惹事儿,激起众怒,甚至成为执法部门做错事的替罪羊,临*工执法的弊端才逐渐引起重视。单单把临*工调离执法岗位,这其实不难。但是否能就此解决了行政执法的一系列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记者在平日的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行政单位的一线执法人员确实辛苦。比如一些地方公安部门的夜间治安巡查,标准配备是一个民警加两个
    2023-06-02
    313人看过
  • 公安机关内部案情泄露问题待解决
    公安民警泄露案件信息可以举报,公安厅设立举报信息奖励中心,公开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举报人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实名或匿名进行举报;举报人提供的信息经相关警种的应用、核实后,实行首报奖励、一案(事)一奖,举报保密;举报人根据本人意愿,可通过银行转账、邮政汇款、直接领取等方式兑现奖金。公安机关人员泄露报警信息犯法吗警察泄露了报警人的信息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人、举报人的信息应当保密,保障其与其亲属的安全。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应当为其保守秘密,并在材料中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
    2023-07-04
    188人看过
  • 公安机关工作秘密
    一、公安机关工作秘密(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具体工作部署、行动方案、情况报告及其他有关情况;(二)隐蔽工作单位的代号、地址和电话号码;(三)警务活动中使用的密语、代号和通信联络方法;(四)治安耳目、监所内耳目的布建、使用及档案管理情况;(五)正在侦查的一般刑事案件的具体工作方案、案情、工作进展情况,将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措施的情况;(六)爆炸物品的专门管理技术;(七)公安机关内部计算机主干网、局域网的规划、建设、使用和安全防范措施情况;(八)不宜公开的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九)计算机主机系统管理员口令,应用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十)国内安全保卫、技侦等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业务分工及装备情况;(十一)公安机关武器装备标准、配备情况;(十二)未公布的民警违法违纪的统计数字和情况;(十三)公安科技研究的技术资料及装备器材;等。二、公安内部泄露个人信息如何处罚警察随意
    2023-03-06
    393人看过
  • 工作人员防控疫情期间感染算工伤吗
    工作人员防控疫情期间感染的算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
    2023-03-01
    223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2008年1月至8月,江苏无锡锡山法院共受理案件26件,同比上升48%(其中因故意伤害、交通肇事引发的占总比的97%),而附带民事部分调解成功率仅为26%,同比下降24%.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在日益宽缓的政策环境中却进入了瓶颈期。锡山法院及时开展专项调研,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附带民事调解的各项因素,并结合法院的具体审判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面临的新问题:1、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预期过高导致调解成功率受阻。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导下,相当一部分的被告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民事方面的赔偿来获得刑事责任方面的从宽处罚,这种心态直接反映为被告人过分地讨好被害人及其家属,导致部分被害方以私权控制公权的欲望极度膨胀,因而在附带民事调解过程中漫天要价。一旦其要求不能被完全满足,便以不接受调解为要挟;另一方面,被告人付出的经济赔偿越高,其对从宽处罚的期望越高。特别是部分不具备法定减轻条件的重
    2023-04-22
    109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车辆审车的问题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30
      疫情防控期间车辆年检的时间将会统一进行时间的延长,群众确实需要驾车出行等生产生活需求,或者有疫情防控人员、物资运输等应急保障需要的,对于机动车未能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上道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暂时不予以处罚,允许其年审周期自动向后延续至疫情结束之后45天。
    •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补助标准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4
      对于在疫点进行终末消毒的工作人员和铁路、汽车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口发热旅客隔离区的监测工作人员,给予每人每天200元的工作补贴。根据已印发的《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转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落实好患者医疗费用、医务人员及其它疫情防治工作人员补贴等三方面补助,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知》称,一是落实患者救治费用全额补助。对于东莞市社
    • 疫情防控期是几天,疫情防控期工资怎么算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3
      疫情防控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的通知》,疫情期间,员工提供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面临的问题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2
      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面临以下问题: 1、高速公路里程长,征迁户多,征迁工作量大。 2、要在短时期内完成征收安置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村民较多,无法快速找到安置的地方。 3、被征迁户的期望值太高,征地补偿方案公布之后,会引起一定的纠纷。
    • 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工作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1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