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一般多久开庭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二、民事诉讼可以撤诉吗
民事诉讼可以撤诉,在案件宣判之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但是是否准许应当由人民法院裁定。
如果人民法院裁定不允许撤诉,而原告经过传票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当事人申请撤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
2.申请撤诉必须自愿。
3.撤诉必须合法。
4.撤诉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
5.撤诉应当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书。
6.撤诉必须经法院作出裁定。
三、民事诉讼当庭宣判的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的条件一般是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
民事诉讼需要多久才能开庭?关键内容是什么?
8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原告不应诉怎么才能开庭
329人看过
-
多久才能从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
310人看过
-
起诉离婚需要开庭几次才能判离
480人看过
-
离婚起诉到开庭要几个月
20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开庭需要本人到场吗
213人看过
离婚判决一般是看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相反,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无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一般是不会准予双方离婚的。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 更多>
-
-
民事诉讼不服一审上诉后多长时间开庭,开几次庭才能判决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26多长时间开庭,主要看二审法院的时间,但是每件案件都是有审限的,一审简易程序的,二审一个月,一审普通的,二审三个月。至于开几次庭的话,视情况而定吧。一审确实有错误的,一般会多于二次,如果要是简单,而一审判决有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一次开庭足以。
-
一般判决书下来要几个月才能开庭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8在法院开完庭判决书下来的时间具体如下: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人民法院适用
-
民事诉讼的开庭次数一般为几个?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11、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即开庭审理)、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开庭审理的结果就是裁判(即判决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满足生效的条件后即成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进入执行程序予以执行。 2、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以民事诉讼为例:根据《民事诉讼法》
-
起诉到法院后需要几天才能开庭?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0解答如下: 1、劳动仲裁起诉到法院后,大多数法院按照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3各月,也就是说,从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理完毕。开庭日期大多数在立案后1各月左右。 2、电子邮件的载体一般不容易搬到法庭指证,因此你可以请公证处公证。一般要让公证处把你点开邮件以及见到的具体内容、邮箱地址等全部过程和内容都要公证,不要遗漏。 3、用录音作为证据一般不需要公证,但是要注明录音制作人、时间、地点,内容要整理成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