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办手机卡给儿子用不犯法。但要办理号码的身份证本人将承担这五个号码相应的法律责任。每张身份证最多能办5个号码。这五个号码谁用并没有限制,只要是客户自己办理的实名制就可以。办理号码的身份证本人将承担这五个号码相应的法律责任。
13岁可以办手机卡吗
13岁可以不可以办手机卡,分情况:
1、如果是监护人陪同,可以办理,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监护失职,家长需承担部分过错责任,需减轻商家的责任;
2、如果是13岁的未成年人是商家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办理手机卡,是存在诱导行为,不可以办,因为只有12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学校能否合法没收手机?
242人看过
-
老师手机被校长摔,是否犯法?
464人看过
-
法律是否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
375人看过
-
手机是否被允许带入学校?
277人看过
-
学校在期末时归还没收的手机是否合法?
247人看过
-
合同到期学校不续签,私立学校家长怎么办?
144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学生没收手机到学校怎么办?要让家长来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4老师没收你的手机行为违反了国家的四部法律,分别是:《物权法》、《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情节严重者算是侵犯你的私隐.-一:《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以及第四条之规定:手机是你的合法动产,你拥有该物品的所有权,任何个人与机关(除执法机关外)无权占有或扣留.-二:《物权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你有权对倾犯你合法财产的个人以及机关(除执法机关外)要求财产复原和归还.-三:学校有规定学生
-
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途中出车祸与学校是否有关?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2与学校有关联但是无因果关系,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的。由交警认定事故责任。赔偿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内赔偿(假设未购买交强险,则交强险承担部分由车主负责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赔偿项目和金额得根据医疗票据、医疗病理资料、医嘱意见(主要是患者全休、护理、营养三项意见及期限)、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有关伤残等级和后期治疗两项专业鉴定结论意见(有必要时再做)、其他相关损失凭证等综合计算,注意收
-
法律是否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04法律不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宪法赋予公民通信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手机是通讯工具学校无权禁止,其他文件和法规与宪法相冲突了就是无效的,但是宪法还规定享受自己的合法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
学校是否具有没收学生手机的权利?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5在法律层面上,学校没有权力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无偿或有偿的没收处理。每位在校生所持有的手机都是其个人私有财产,学校无权行使行政管理权限对此类物品进行强制性保管乃至没收处置。如果学校采取了这类行为,就构成了侵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及家长可以依据相关规定与学校进行平等协商,尽快取回失物——手机。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受侵害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可以提起诉讼,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
-
学生在学校骂了同学的家长,学校是否有责任,前提是骂同学家长前学校教师已经教育了该学生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5民法规定,学校对校内学生事故依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校外,如果学校有先行行为导致应当承担以外,其他的可以不负责任。如果是上放学途中,学校大门口附近事故,根据具体情况认为是否有监管责任。一般来说,校园以外,期间,学校无责任。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