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商家欺诈行为的方式如下:
(1)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
(2)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报警;
(3)也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维护自己利益。
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哪些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不得受侵害;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受他人胁迫;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质量、价格、计量交易条件等方面享有与所有消费者、经营者同等的权利;
5、求偿权。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有成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也就是当前的消费者协会;
7、受教育权。消费者有获得消费者权益方面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习惯等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有对商品、服务、经营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进行监督的权利。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有哪些
商家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惩罚性赔偿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起诉商家欺诈如何举证
69人看过
-
商家欺诈行为属于何种法律行为
319人看过
-
如何确认商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411人看过
-
如何判断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129人看过
-
开发商如何进行欺诈行为
483人看过
-
商家欺诈行为向哪个部门投诉
161人看过
有奖销售是经营者的一种促销手段,正当的有奖销售,法律是允许的,而不正当的有奖销售在竞争法律规范中被称为不当奖售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 有奖销售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附赠式有奖销售是指依附于或者随附于... 更多>
-
如何应对商家欺诈行为及应对,如何应对商家欺诈行为的再次侵权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5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
-
起诉商家欺诈如何举证宁夏在线咨询 2024-08-30提供被欺诈的事实证明材料,提供交易时的凭证,或者提供其他证据。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明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
-
如何投诉商品房交易欺诈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0根据《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因此,如
-
如何应对商家欺骗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08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与经营者进行友好沟通协商来解决争议。这种友好协商和解方式不仅能够快速、便捷地解决争议,而且对于消费者个体和商家来说都是相当理想的选择。 其次,如果认为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考虑寻求消费者协会或其它调解组织的帮助,通过调解来解决争议。 另外,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期望获得公正合理的处理结果。 最后,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已经签订了仲裁协议,那么
-
受过欺诈的商家又行使商家侵权的行为,如何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6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