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取得受害人谅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在侦查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公安机关不能因当事人达成和解,直接把案件撤销。公安机关撤案的标准只能是不构成犯罪的和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情形,其他情形公安机关不能撤案,如果构成犯罪,即使不符合起诉条件,公安机关也不能撤案,仍应把案件提交检察机关,但是公安机关对于达成刑事和解的可以提出建议,建议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故意伤害的情况存在不同的判罚,但是与受害人进行调节是自己需要注意的主要方式,不过问题的解决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注意实际的情况,尽量减少自己直接的判罚,如果自己处理得不当,事情的发展可能会更加严重,毕竟自己已经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
故意伤害罪如何取得谅解
91人看过
-
受害人家属获得刑事故意伤害致死谅解书
323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取得谅解能否判缓刑
315人看过
-
盗窃罪怎么取得受害人谅解
250人看过
-
谅解书在故意伤害罪中的法律意义
200人看过
-
2024民法典的受害人故意有哪些规定
29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扒窃手机如何获得受害人谅解,有哪些法律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8扒窃手机如何获得受害人谅解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法律强行规定的,如果扒窃行为涉嫌犯罪,在取得了受害人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适当从轻处罚,至于如何取得受害人的谅解,这需要犯罪嫌疑人自己想办法,比如将手机退还给受害人并积极赔偿。
-
故意伤害罪积极赔偿取保被害人谅解的,刑事案件中又有哪些法律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23对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取保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对于不赔偿的,只能依法判决,并不能从重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事诉讼法》第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定刑是多久, 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一般会采取取保候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28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一般会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
-
故意伤害受害人不谅解缓刑想知道是哪些意思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6我国刑法只禁止了累犯不适用缓刑。故意伤害罪情况不严重的,一样可以适用缓刑,特别是2013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引进了刑事和解制度,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就赔偿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得到受害人谅解后还会判刑吗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4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根据伤情鉴定结论处罚。如果属于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如果构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得到受害人谅解的可从轻处罚。家属可将谅解书送交检察院办案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