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犯处罚犯罪预备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19:23:57
315 人看过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倾向性意见。这儿,刑法虽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法定的,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必须这样为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时,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也是法律所规定“可以”应有之义。)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犯罪预备有危害结果吗?
286人看过
-
犯罪预备行为要被处罚吗
452人看过
-
实行犯犯罪预备可以减轻处罚吗
327人看过
-
预备犯罪的犯罪预备
160人看过
-
刑法中哪些犯罪处罚预备犯
291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对犯罪预备如何处罚
34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预备
词条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预备
最新文章
#犯罪预备
相关咨询
-
符合处罚结果犯不属于犯罪预备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04惩罚。所谓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开始犯罪的形式。犯罪准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具有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原则上应当作为犯罪处理。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准备是为犯罪准备的。 对于预备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既遂犯的处罚。
-
预备犯罪结果严重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8看具体情节。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犯罪预备阶段属于犯罪吗?对犯罪预备如何处罚呢?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1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犯罪预备是否处罚?犯罪预备处罚标准是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
-
犯罪预备犯罪会带来哪些结果?广西在线咨询 2025-02-05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根据刑法的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属于犯罪预备。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则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在概念和处罚上存在差异。 1. 概念区别: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2. 处罚区别: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