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诽谤罪需要谁举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6 03:42:59 71 人看过

在法庭审理涉及诽谤罪名控告的案件过程中,我们一贯遵循着"谁提出控诉,谁就得承担相应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

这意味着,身为自诉人的一方将肩负起举证责任,需全力以赴地提供能够明确证实被告方确实实施了诽谤行为的有力证据,如在世间肆意传播不实言论的相关书面文件、实物证据、证人证词以及视听资料等等。

除此之外,自诉人还必须证明这些诽谤行为已经给自身的名誉带来了实质性的损害,例如社会公众对其评价的降低、工作与生活环境遭受的负面影响等等。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若诽谤行为严重威胁到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整体利益,那么此类案件将会被转化为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承担起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15: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罪需要几次起诉才有效
    诽谤罪的正式诉讼并非受其发生次数所左右,只要存在涉及到诽谤罪所有必要性质要素的行为发生,受害方便能向当地司法机构发起诉讼。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诽谤行为属于自诉案件范畴,通常情况下,受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若情节严重,则可能会转变为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0
    487人看过
  • 诽谤罪是举证倒置吗
    法律综合知识
    诽谤罪行的审理并非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此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普遍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意味着被告人必须提供明确的证据表明本人并未实施任何构成诽谤行为的言行举止,同时还须证明这些过失言行是否对相关受害人产生负面影响及这种影响与其自身言行存在何种关联等事实。然而,若被告人声称其言论内容涉及相关机构的公开文件及其职权范围内的职务行为等范畴,则该被告人有义务就所发表言论的真实性进行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383人看过
  • 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吗?
    一、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吗?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诽谤罪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要对自己的话语负责,即所言必须一事实为依据,否则法律就缺少判定有罪与否的依据,无法形成一个逻辑上自圆其说的判定。2、如果由原告来证明诽谤内容的真伪,那就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的原则。3、事实上如由原告来证明诽谤内容真伪,那所有的诽谤行为将不会成为犯罪,因为被告所述事实是不存在的,原告要在逻辑上证明其不存在将会有极大的难度,而由被告证明其
    2024-02-06
    184人看过
  • 谈谈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对一起诽谤案件的分析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002年8月间,被告人杨某到太仓市一较大的私营企业总经理黄某(自诉人)的办公室,向黄某提出要求借款50万元。黄某因与杨某素不相识,不同意借款给杨某,黄某并向公安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员将杨某驱赶出该企业。杨某就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此后杨某将道听途说到的内容,冒用该企业女员工曹乙男朋友的名义落款,编写成大字报称:黄某与该企业三名女性时某、曹甲、曹乙(曹甲、曹乙系姐妹俩)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其中与时某有一私生子;黄某在汽车里同女人乱搞被某镇联防队抓住罚款等;请有关领导挽救一下黄某,不要让他再破坏自己与曹乙的恋爱关系等等。杨某叫人把以上内容抄成大字报,于2002年11月18日凌晨,把上述内容的4张大字报分别贴在黄某个人公司的大门外、该公司员工公寓大门外、该镇政府大门外、及该镇菜场大门外。黄某在次日早上发现大字报后,即派人揭下。黄某了解到大字报系杨某所为后,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
    2023-03-03
    391人看过
  • 诽谤罪提起诉讼的主体是谁
    对于诽谤罪案件,原告资格的认定主要涉及到被害者本身,及其法定代理人和授权代理人等家属成员。若被害者在遭受强制或恐吓的情况下无法亲自提出控告,那么人民检察院及被害者的近亲家属亦可代为行使此项权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范畴,但当其对社会秩序与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时,则将转为公诉案件处理。在自诉案件中,被害者通常需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3
    255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的起诉状交给谁
    侮辱诽谤罪的起诉状交给人民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起诉状范本自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被告人:(同上)案由:(罪名)诉讼请求:1、依法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2、请求被告人赔偿损失费元。事实与理由:(写明整个案件的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等,并根据法律和法规,列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要求赔偿的依据。)证据和证据来源:(包括)证人姓名和住址:此致人民法院自诉人:年月日附:本诉状副本2份说明:1、刑事自诉状是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亲属对致害人提起刑事自诉时使用的文书。2、“自诉人”、“被告人”栏,均应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身份证号码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项。对被告人的出生年月日确实不知的,可写其年龄。3、“诉讼请求和案由”栏,应当写明控告的罪名和具体的诉讼请求。4、“事实与理由”部分的空格不够用时,可以增加中页。5、自诉状副
    2023-02-18
    330人看过
  • 一般情况下诽谤罪谁来起诉
    由当事人自行起诉,属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1、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2、自诉状或者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二)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三)具体的诉讼请求;(四)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五)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2024-01-28
    442人看过
  • 被人诽谤可不可以起诉诽谤罪?
    可以。收集证据,起诉侵权损害赔偿。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建议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可以向法院提交法律意见书。诽谤罪不成立,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诉讼,需要提供她广泛散布谣言的证据起诉侵权损害赔偿。一、诽谤怎么索赔诽谤的索赔方式为: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损害赔偿,法院将予以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的,还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二、诽谤属于刑事还是民事行为诽谤属于刑事。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
    2023-02-26
    301人看过
  • 起诉诽谤罪要什么资料
    法律综合知识
    向法院提起诽谤诉讼时,通常需提供如下必要资料:首先,撰写一份详尽的起诉书,其中应明确描述被告所实施的具体诽谤行径,包括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具体内容及该行为对原告带来的实际损害;其次,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作为支撑,例如录音、录像、书面记录、证人证言等能够证实存在诽谤行为的确凿证据;接着,提交原告的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明文件;此外,还需提供由于诽谤行为而引发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的相关证明材料;最后,提供诽谤言论被公开发布的相关证明,例如网络截屏、报纸影印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06
    482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诽谤罪起诉主体是谁?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
    2023-03-24
    360人看过
  • 诽谤罪需要公诉还是自诉
    一、诽谤罪需要公诉还是自诉诽谤罪属于自诉的刑事案件,法院一般不告不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如果认为自己遭受了他人的恶意诽谤,且情节严重、已经造成了一定危害,则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
    2023-04-20
    216人看过
  • 诽谤立案后还需要起诉吗
    在面对诽谤问题时,您拥有两种选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您既能向警方报案,也能够通过法律诉讼寻求救济。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如果只是普通程度的诽谤行为,那么您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条款来申请执法部门的援助。警方接到投诉后,将会依法对涉嫌诽谤者进行处置,通常情况下会给予其五天以内的拘役或五百元以内的罚款。而若是情节比较严重的话,比如言语侮辱或其它进一步的违法行为,则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拘役,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内的罚款。当然,如果您认为诽谤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涉及到了犯罪行为,那么作为受害方,您也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违法者为他们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
    2024-08-13
    308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诽谤罪如何举证?
    (一)、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二)、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三)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
    2023-06-22
    188人看过
  • 如何举证对方造谣诽谤罪
    若需指向他人可能触犯的诽谤造谣犯罪行为,首先需搜集足以证实对方确实施行了该类行为的证据。这类证据包括但不仅限于对方发表的虚假陈述(文字材料)、即时通讯工具中的对话交流记录、录音和录像是等原始数据资料。另外,亦可努力寻找到目击证人,请求他们出面证明曾亲眼目睹或亲耳听闻到对方实施的造谣诽谤行径。在此过程中,不良影响所引发的后果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证据之一,例如,因对方的上述不当行为致使您个人的社会声誉降低,乃至日常工作及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等等,这些都必须提供相应的凭证予以佐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
    2024-08-13
    45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的举证机关是谁,诽谤罪如何认定,诽谤罪举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5
      诽谤罪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 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
    • 当事人诽谤谁举证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02
      由起诉人证明。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诽谤罪到底是由谁举证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2
      诽谤罪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 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
    • 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如何确定,诽谤罪的举证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0
      诽谤罪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 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
    • 诽谤罪起诉所需证据概述
      河北在线咨询 2025-02-05
      相应的证据,如书籍、录音、视频或截图,都可以作为诽谤的证据。但要注意,诽谤罪与一般的造谣行为有所区别,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构成诽谤: 1. 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散布虚假内容完全虚构; 2. 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即散布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 诽谤行为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不一定要指名道姓;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