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进行审判的行为,而立案通常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其移交给法院。起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受理立案由法院依法确定,先有原告起诉,然后有法院的受理和审查立案,二者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起诉后法院也可能不予受理立案。
立案和起诉的区别在于:
1.起诉是指当事人依据民事纠纷,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根据法律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
2.立案通常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其移交给法院。
起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受理立案由法院依法确定,先有原告起诉,然后有法院的受理和审查立案,二者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起诉后法院也可能不予受理立案。
立案与起诉的区别
立案与起诉是民事诉讼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立案是指人民法院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而起诉则是指原告就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立案和起诉的程序不同,立案主要程序为受理,起诉主要程序为审理。
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会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对原告的身份、诉讼请求和证据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将受理原告的起诉,并发出立案通知书。
在起诉阶段,原告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和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如果原告未按照被告人数提交起诉状,或者起诉状有缺漏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立案与起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程序上,立案主要程序为受理,起诉主要程序为审理。但两者也有相互联系,因为立案是起诉的前提和基础,起诉则是立案的后续和跟进。
立案和起诉是民事诉讼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立案是指人民法院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根据法律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起诉是指原告就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审理其诉讼请求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立案和起诉的程序不同,立案主要程序为受理,起诉主要程序为审理。但两者也有相互联系,因为立案是起诉的前提和基础,起诉则是立案的后续和跟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查询起诉与立案之间的时间差异
441人看过
-
反担保与反担保之间的异同点
265人看过
-
抵押与按揭之间的异同点是什么?
498人看过
-
了解起诉与立案的发起时间
288人看过
-
股份与股权之间的异同
103人看过
-
立案与受理的异同
104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的与诉讼之间的异同何在?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6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仲裁与诉讼,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解决民商事争议、并具有法律效力的两种不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和其它财产权益争议,可以
-
犯罪既遂与犯罪成立之间有何异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6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区别是成立犯罪后,不一定就是既遂一种形态,也可能是未遂,也可能是犯罪预备,还可能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状态。
-
-
犯罪既遂与立案追诉标准之间的关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8二者关系不是很大。追诉是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的活动,追诉标准就是负责刑事案件侦查与起诉的机关制定的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其含义与立案标准基本相同,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等。 《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异同点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现行《担保法》第1226条对保证期间的设置和效力作了规定“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保证的期间’”(15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与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经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第25条):“连带责任保证的的保证人与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