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涉及到的案件被最终确认违法犯罪属实就会留下案底,无论是否受到实际处罚都会有案底的。只要承担刑事责任,都会留案底。承担行政责任,处理的公安机关也会在处理地公安机关内部留笔录等记录,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进入个人档案。
被刑事拘留后可能会留有案底也可能不会留有案底,刑事拘留后当事人的犯罪证据不足或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解除刑事拘留,这样不会留有案底,视情况而定也可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样会留有案底,因为行政拘留其实就是对某一种已经能够认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所以肯定会留下案底,记入档案。
行拘会留下案底吗
行拘不会留下案底。行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案底是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法律中一般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虽然这种记录并不对任何人都开放,但行政拘留的记录还是在公安机关长期保存,并可以查询。
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执行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它本身并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两者的法律根据不同,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行政拘留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的相关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合同案件管辖的判断依据
293人看过
-
轻微伤案件的法律判断依据
311人看过
-
协助捉获同案犯的判断依据
500人看过
-
留下案底的条件
103人看过
-
醉驾能不留案底吗,有哪些依据
84人看过
-
销售假药案件移送的判断依据
263人看过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
醉驾能不留案底吗,有哪些依据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2醉酒驾驶可定为“危险驾驶罪”,是刑事犯罪,会进入档案,就是留有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
民事拘留会留案底吗,有没有法律依据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10我国没有民事拘留这一说法,假如是行政拘留的话,是不会留案底的。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行政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
-
刑事拘留会留下案底还是行政拘留会留下案底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9无论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都是不会留下案底的,仅在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会留下案件记录,即案底。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判断非职务发明的依据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04《专利法》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
放火罪的依据如何判断?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4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