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证人是否需要回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16:54:29 140 人看过

民事案件证人不需要回避,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但是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是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民事案件中,委托代理人是否可以作为证人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本人不便处理案件,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亲属、社区工作者和律师都可以成为民事诉讼代理人。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诉讼代理人不能同时担任证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1日 23: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诉讼代理人相关文章
  • 需要回避人民陪审员吗
    需要回避人民陪审员吗?》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确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日常管理的具体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口头或者书面申请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法官,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参加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团制度的决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可以看出,人民陪审员在审理案件时与法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承担同样的义务,这需要避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6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司法机关决定。”委员会法官的回避由院长决
    2023-05-07
    245人看过
  • 谁可以决定刑事案件审判人员是否回避
    一、谁可以决定刑事案件审判人员是否回避法院院长可以决定刑事案件审判人员是否回避。我国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的回避事项一般应当由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或者监察委员会进行决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二、回避的法定理由有哪些申请回避的法定事由有: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4.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三、刑事诉讼回避的效力是什么回避决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应当回避的人员须立即退出诉讼活动。法定的个人或组织不准许回避的,自行请求回避或被当事人
    2023-10-22
    196人看过
  • 检察人员回避是否需要申请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不需要申请,如果是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需要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十五条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当记录在案。第二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并告知办理相关案件的检察人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姓名、职务等有关情况。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当记录在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或者调查,认为检察人员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作出回避决定;不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回避的程序1、回避的提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
    2023-08-17
    282人看过
  • 人民警察在办理案件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一、辩护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吗辩护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二、仲裁员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回避仲裁员回避的情形如下:(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
    2023-02-11
    464人看过
  • 仲裁员是否需要回避
    一、仲裁员是否需要回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情形下,仲裁员是需要回避的,例如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第三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二、劳动仲裁的流程怎样实际中,发生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按照以下流程: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申请被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
    2023-04-20
    260人看过
  • 民事案件回避申请由什么人作出决定
    一、民事案件回避申请由什么人作出决定1、民事案件中,回避申请由不同的人作出决定:(1)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2)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二、回避的程序是什么1、回避的提出回避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回避。二是可以自行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应当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官和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理由。2、申请回避的时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3.回避的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
    2023-06-17
    339人看过
  • 审判民事案件时如何决定回避申请人
    一、审判民事案件时如何决定回避申请人1.法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法院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回避。2.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3.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二、法院回避申请书怎么写向法院申请回避的,需要写回避申请书。回避申请书的书写格式是:1.首部部分写明标题、申请人、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2.正文写明请求回避的事项、事实和理由;3.尾部写明受理法院;4.最后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并写明日期。三、回避的种类有哪些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1.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2.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3.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
    2023-10-25
    75人看过
  • 证人是否具有回避权?
    民事诉讼回避
    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因血亲、姻亲或者任职等原因,对法官本人或者其配偶、子女依法应当实行任职回避的一种法律制度。回避指诉讼中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司法人员及其他法定人员,不得参加与处理该案件有关的诉讼活动的制度。证人适用民事诉讼回避制度吗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证人在诉讼中所其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证人是不适合回避制度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
    2023-07-08
    465人看过
  • 民事案件申请回避复议的期限
    一、民事案件申请回避复议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二、法院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出现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还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具体来规定回避制度。具体见以下内容。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第一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
    2021-12-11
    156人看过
  • 民事案件的回避申请怎么处理?
    法院处理回避申请的方式: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申请复议。民事案件回避申请由什么人作出决定1、民事案件中,回避申请由不同的人作出决定:(1)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2)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
    2023-08-05
    203人看过
  • 哪些人作为证人需要回避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回避制度是不适用证人的,所以证人不需要回避。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哪些人不能作为录音遗嘱的见证人不能作为录音遗嘱的见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百四十
    2023-08-17
    333人看过
  • 需要回避的人民调解员是怎样的?
    人民调解法对调解员的回避等问题没有规定,主要考虑是:人民调解一般具有地域性特点,人民调解员通常是社区成员、村集体成员、企业的员工等,从实际情况看,某些民间纠纷,特别是婚姻家庭纠纷,让那些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更能为当事人接受,也更能迅速解决纠纷,因此,没有规定人民调解员的回避。但是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中规定了可以调换应当回避的人民调解主持人。人民调解员由谁担任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调解员的职责如下:1、受理纠纷是纠纷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纠纷后主动调解,上级部门交办调解。受理纠纷后,如发现纠纷不属于人民调解范围,或者当事人表示异议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按照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提请有关部门解决。2、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受理纠纷后,要向当事人、知情人和周围群众、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调查,掌握纠纷情况、弄清纠纷性质,拟
    2023-07-08
    90人看过
  • 哪些案件原审法官需要回避
    一、哪些案件原审法官需要回避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四)接受本
    2023-04-20
    207人看过
  • 行政案件翻译员需要回避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而翻译人员是适用回避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一、回避制度有什么意义在我国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况下,为保证依法履行职责,秉公办案,清正廉洁,在司法实践中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法律上为司法机关清正廉洁创造有利条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任职和执行公务时如何处理与亲属之间的关系,法律有了明确的规
    2023-02-06
    165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参与人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可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享有代理权的人,通常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 更多>

    • 当事人申请侦查人员回避的,对不同的案件办案人员是否需要回避申请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在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当事人认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及其他办案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案件的,都可以提出申请,要求该办案人员回避。当然,在刑事诉讼中,并不是当事人一提出申请,办案人员就应当退出办理本案,决定办案人员是否回避应经过一定的程序。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不同的办案人员,决定其是否回避的人或者单位也各不相同。根据法律的规定,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
    • 法院回避案件当事人是否有权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回避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10
      法律规定的回避制度是指个人回避,并无规定审判机关整体回避,因此当事人无权申请法院整体回避。 有《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规定的情况除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就是说,法院回避只在刑事案件中涉及。 若符合上述,庭前庭中皆
    • 民事执行案件是否存在回避问题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2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回避的情形有: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回避方式有两种: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
    • 办案人员要回避问题民事案件办案人员的回避问题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8
      1.办案人员本身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他自己虽不是当事人,但是本案当事人的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姊妹。 2.办案人员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本案的处理可能涉及他们的某些利益。 3.办案人员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办案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5.办案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
    • 民事案件需要律师代理回避的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0
      1、《律师法》第三十九条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