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再罚原则怎么理解?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15:06:16 337 人看过

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能重复处以两次以上的处罚。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王某、盛某、费某、朱某等人为进行传销活动,于2001年12月注册成立一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策划推行所谓B股销售计划,并规定:凡购买公司一套价值人民币980元至1200元的产品,可限配10股B股,每股人民币280元;从开票日计算,满1个月返还人民币20元,满2个月返还人民币80元,满3个月返还人民币140元。为消除认股者对此高额回报提出的疑问,四人对外谎称,B股的高额返利来自美国公司支付的广告费。2002年4月,该公司被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取缔,并认定该公司非法经营额28万余元,对其没收传销所得9万余元并处罚款1万元。之后,四人因无法向认股者提供回报,躲避他处,相继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起诉至法院。经审计,该公司非法传销经营额为129万余元。

对本案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理争议不大,主要问题在于本案审理过程中,有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该公司曾因进行传销活动被工商机关处罚过,根据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已被工商机关处罚过的非法经营额28万余元这部分应从129万余元的犯罪总额中扣除。法院的判决没有采纳这一观点。

那么,法院的判决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呢?笔者认为,对已被工商机关处罚过的非法传销数额部分仍然予以刑事追究,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理由如下

就一事不再罚原则而言,在刑法理论上有一个等价的术语——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即在定罪量刑时,禁止对同一犯罪构成事实予以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法律评价。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在某种因素(如行为、结果等)已经被评价为一个犯罪的事实根据时,不能再将该因素作为另一个犯罪的事实根据;第二,在某种严重或者恶劣情节已经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予以评价时,不能再将该情节作为从重量刑的根据;第三,在某种严重情节已经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予以评价时,不能再将该情节作为在升格的法定刑内从重量刑的根据。

笔者认为,要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首先应当论及与其相联系的处罚竞合问题。处罚竞合又称双重处罚或双重制裁,是指同一行为同时受到刑事与行政或民事两种处罚。对于处罚竞合,刑法学界存有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认为双重处罚应予承认,因为一事不再罚中的两次处罚,通常是指性质相同的两种处罚,比如因同一罪行被判两次刑罚,并都予以执行;而同时给予行为人的刑事与行政或民事两种处罚,则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处罚措施,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并不发生二者择一的问题,当然也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二是否定说,认为双重处罚应当禁止。这一观点曾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得到体现。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这里的未经处理,到底是仅限于受过刑事处罚,还是既未受过刑事处罚也未受过行政处理?在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里有与上述刑法条款完全相同的规定。对此规定,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在1989年的联合司法解释中指出:多次贪污未经处理,是指两次以上(含两次)的贪污行为,既没有受到刑事处罚(包括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分),也没有受过行政处理。其言下之意,是对于已经受过行政处理的贪污数额,不能再作为刑事处罚的依据。对于这一司法解释中所持的否定说,理论界也有人表示赞同。

笔者赞同肯定说的观点,认为禁止重复评价中的评价只能是相同性质的评价,行为人可以因同一犯罪构成事实而受到两次不同性质的处罚。也就是说,对同一犯罪可以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也追究其他法律责任。如行为人既受刑罚处罚,又受行政处罚,或者先受刑罚处罚,后受行政处罚,或者先受行政处罚,后受刑罚处罚都是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其实就行政犯(所谓行政犯,又称法定犯,是指违反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范,并由行政法规中的刑事罚则所规定的犯罪)而言,通常会既受刑事处罚又受行政处罚。如商标法第四十条规定: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包括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可以并处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宋某等人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属于行政犯,因而在工商机关对传销行为处理后,并不影响司法机关对这一部分传销数额继续进行刑事追究。当然,在某种法律制裁的功能、目的与刑罚的功能、目的有交叉重叠之处的情况下,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司法机关在科处刑罚时也应考虑到被告人已受到的法律制裁。如本案中,由于工商机关已对行为人的传销行为处以罚款,那么,法院在对其判处罚金时应考虑到这一处罚事实。至于自然犯中,对于一般主体的犯罪既科处刑罚又给予行政处罚的并不普遍,但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通常也会处以行政与刑事两种处罚。

应当说,在处罚竞合的情况下实行双重处罚,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重复评价,但由于这里的评价分别由不同的机关作出,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与一事不再罚原则并不存在冲突。

李长坤沈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23: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相适应原则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理原则
    诉讼法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重新起诉;第二,一案在判决生效之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再行起诉。构成“一事不再理的要件”有三项:(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当事人相同”,并不是指当事人名称完全一致,包括当事人通过继受诉讼标的权利义务关系,承受当事人地位后发生的当事人增减情况,包括法定继受情形和约定继受情形等。(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当事人的请求权基础无论为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只要其在诉讼中确定了某一种请求权基础及请求对方给付的内容,则不得再以另一种请求权来要求对方予以相同内容的给付。(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诉讼请求是建立在诉讼标的基础上的具体声明,在采旧实体法说理解诉讼标的的前提下,具体的请求内容对于诉讼中识别诉讼标的及厘清其范围具有实际意义。
    2023-05-06
    285人看过
  • 一事不再理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救济实行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2人民法院对违法的行政行为可以判决撤销、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原告或第三人对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作为新的行政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受理此案。
    2023-06-13
    163人看过
  • 一事不再理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
    其一,同一诉讼标的的案件,已经为前诉法院所判决,且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对此又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其二,同一诉讼标的的案件,前诉法院已经受理正在诉讼系属中,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具体包括:前诉案件已经审理但没有作出裁判;前诉案件一审已经作出判决,但该判决尚未生效;前诉在上诉过程中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当事人向后诉法院再行起诉的,后诉法院将不予受理。虽然中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一件事不再遵守原则,但从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5项的规定中,一件事不再遵守原则。该项规定为:“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原则是什么一事不再理原则,就是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诉和审理。民事诉讼中:(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4条:当事人撤诉或
    2023-08-07
    89人看过
  • 解读“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
    理解一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上运作:(1)一行为不再理行政主体对行为人的第一个处理尚未失去效力时,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第二次处理,除非第二个处理是对第一个处理的补充、更正或者补正。如果第一个处理违法不当,行政主体应当先撤销,再重新处理。如果第一个处理合法正确但未达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应充分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撤销的,应依法给受损失的相对人一定的补偿。(2)一行为不再罚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规则合理推定,如合并处罚、一事多层罚、一事罚多人、一事多行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体应严格遵循一个行为一次处罚的原则。(3)一行为不再同种罚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不能给予两个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这主要指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称法条竞合或者规范竞合。一旦出现规范竞合,应当允许各个法律条文对应的相关行政主体依据不同理由分别作出处罚。但为体现相对公平和
    2023-07-07
    329人看过
  • 如何理解行政处罚是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非一类违法行为。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非一次违法事件。第四,同一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则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行政处罚的处罚原则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是: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3.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4.处罚程序是法定的。公正、公开原则处罚公正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与相对人
    2023-07-21
    104人看过
  •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什么
    一、《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处罚主体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确定性。对几个机关都有管辖权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二、《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对适用法规时的冲突没有提供合适的冲突适用规则。相信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与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属行政制裁范畴。行政处罚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是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惩戒、教育手段。目的是使相对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违法行为。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按此规定,一事不再罚可界定为: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也就是说,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无论是违反一规范,还是数个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还是数个行政主体管辖,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但如果是罚款,则罚款只能
    2023-06-18
    426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的裁量也必须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 更多>

    • 一事不再罚原则怎么理解?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8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 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非一类违法行为。 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非一次违法事件。 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
    • 怎么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7
      一事不再罚应有以下3个方面的涵义: 1、同一行政机关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的处罚; 2、不同机关依据不同理由和法律规范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同种类的行政处罚; 3、违法行为已受到刑罚后,除法律规定或特殊情况外,不得再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怎么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04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 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非一类违法行为。 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非一次违法事件。 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
    • 一事不再罚原则怎么理解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6
      1、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能重复处以两次以上的处罚。 2、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怎么理解?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3
      1、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能重复处以两次以上的处罚。 2、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