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保全的定义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
扣押与扣留的区别
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之财产就地或运至有关场所,予以扣留,并禁止被执行人或任何人占有、使用及处分之执行措施;扣留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不准被执行人领取其收入的执行措施。
扣留(封存)与扣押(查封),都是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违法行为嫌疑人的财物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一、适用条件不同
先行登记保存实施的先决条件是“在证据可能免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是取证措施之一。查封和扣押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规定的情形,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与违法行为有直接关系的物品所采取的保全措施,既属于证据保全的强制措施,又属于保证行政执法得以顺利进行的强制措施。
二、针对的对象侧重点不同
登记保存针对的对象侧重点是证据,实践中,证据可以是违法产品的本身,也可以是与违法行为相关的物证、书证、生产经营的账册、合同等其他资料;封存和扣押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领域针对的对象侧重点一般限于违法产品的本身以及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对于违法行为的产品本身以外的物证、账册、合同等一般不适用查封和扣押。
三、作用不同
登记保存的作用是证据保全,保证证据不灭失和以后不再难以取得。查封和扣押的作用一是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二是为了保全证据,三是为了便于执行下一步的行政处罚。
四、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登记保存依据的是《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封存和扣押的依据是《产品质量法》(封存或扣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封存或扣押)、《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封存或扣押)等。
五、期限不同
登记保存的期限《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7天时间;封存和扣押的期限一般以行政机关查明违法事实为期限,但有的法规也规定了具体期限,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实施查封扣留的最长期限为30日。
-
证据保全和扣押用哪个
340人看过
-
详解证据保全和扣押的异同
214人看过
-
证据保全和扣押的区别是什么
449人看过
-
扣押期限内证据保全规定
275人看过
-
扣留后证据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334人看过
-
交警扣押和扣留机动车的区别
171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有关证据保全和扣押证据的区别和联系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01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者调查证据前,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根据职权对可能灭失或者未来难以取得的证据进行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证据扣押是指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过程中对证据进行登记和保存,以防止 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证据,对涉案物品,文件进行扣押的一种行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当事人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也有权做。另一个只能由司法机关做。
-
证据保全和扣押哪个更重要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9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那么证据保全和扣押的区别有哪些呢?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
-
一般情况下证据保全和扣押的区别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24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那么证据保全和扣押的区别有哪些呢?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
-
-
酒驾扣押驾驶证和驾驶证会被扣留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6酒驾被公安机关查处后,驾驶者的驾驶证会被暂扣六个月,需要重新考试合格后可领取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 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