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是否应当与所有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9:21:55 385 人看过

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了宪法赋予竞业义务承担者(特别是离职人员)的劳动权和择业自主权。因此,竞业禁止的义务主体不宜过宽,否则可能会影响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用人单位签订竞业禁止合同应当具有可保护利益。只有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所开发的商业秘密、商誉、经营效益、业务关系等,才是竞业禁止的动因。一般情况下,竞业禁止义务的主体应当限制在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企业核心秘密和经营利益的目的。对于只具有普通技能且未接触到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原则上无效。所以,用人单位应当避免不论劳动者从事岗位、文化程度及其是否接触到企业商业秘密,一律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现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1: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员工竞业禁止用人单位应当提前约定
    竞业禁止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我国相关法律对竞业禁止的对象没有作出明确限定,因此,雇佣双方自愿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的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作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对于竞业禁止的补偿金数额,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和权威的规定。按照深圳和珠海的相关规定,补偿金的数额须不少于该员工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如果补偿金
    2023-06-09
    426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签订后应依约履行
    2011年6月21日,许先生与A公司签了聘用协议,担任A公司的销售工程师。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双方签订了一份《竞业禁止协议》。根据协议规定,许先生在职期间以及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在与A公司有竞争行为的同类单位就职;作为补偿,A公司按月支付许先生一定的补偿金。2014年6月19日至21日,在某上海机械产品展览会上,许先生出现在B公司的展台上,为其介绍产品功能。2013年7月,许先生曾经在B公司担任过销售经理一职。A公司为此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判定许先生确实违反了竞业禁止约定。不久后,许先生离开了B公司。2014年6月,A公司发现许先生继续为B公司提供劳务。因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许先生持续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责任。虎丘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积极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返还A公司已经支付的竞业禁止补偿金并支付违约金共5万元。【法官提醒】竞业禁止协议是为了保护企
    2023-06-07
    464人看过
  • 研究生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协议?
    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因为未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不同作为劳动者,发生争议只能去法院,劳动局无法处理。在校研究生的身份是学生,其身份不是法律意义的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因此,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是由单位委派定向培养的,与单位原有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在职研究生服务期合同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大学(甲方)报考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关于我校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和在职教师进修的有关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特订立本合同。一.根据我校新进人员聘用合同和在职研究生学习结束后在学校最低服务期为____年的规定,乙方在学习结束后,必须在甲方服务至___年______月。其间乙方应自觉履行合同。二.乙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解除合同的,须经甲方同意,但是乙方应该向甲方赔偿违约金。违约金额暂定为博士研究生每月_____元,硕士研究生每月___
    2023-07-07
    305人看过
  • 劳动派遣也可签竞业禁止协议
    由于派遣员工在提供劳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用工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用工单位通过直接与派遣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有现实意义的。虽然,《劳动合同法》仅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进行了规定,但对实际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达成竞业限制合意并无禁止性的规定,因此,只要这种协议是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其内容亦符合竞业限制的原则规定,就应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3-06-09
    435人看过
  • 派遣单位是否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派遣单位是否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是与用人单位还是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一般来说,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有益的不要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单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使用劳务派遣对用人单位有利,对劳动者不利。首先,为了规避新劳动法关于在工作十年后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许多用人单位终止了员工的合同,然后要求这些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最后由劳务派遣公司将这些员工派遣到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已经成为与这些员工没有劳动关系的一方其次,这是出于经济利益。增加正式员工意味着正式员工的工资总额将被更多人分享。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劳务派遣,因为使用劳务派遣的员工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劳务成本可以包含在“代理费”和“工程费”等各种其他项目中,根本不占正式员工的工资总额,以避免法律责任。如果第一次模拟考试由劳工组织使用,雇主的身份非常模糊。如果身份不明,责任也就不明了。如果发生事故或纠纷
    2023-05-07
    360人看过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新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者在职期间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离职之后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新用人单位的责任区分三种情况:(一)劳动者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新用人单位如果不知道劳动者与原单位签订有竞业禁止协议的,新用人单位因无过错不应承担竞业禁止责任。(二)新用人单位若应知或明知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签有竞业禁止协议而仍然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新用人单位应当承担有关竞业禁止的连带责任。(三)劳动者因违反竞业禁止约定侵犯原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情况。这种情况新用人单位不论是否知道劳动者违反了与原单位的竞业禁止约定,都已经构成了侵权,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连带承担包括竞业禁止责任在内的侵权责任一、竞业禁止协议要求员工下岗以后必须离职吗一般不会要求员工在离职前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若双方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可以约定在
    2023-06-25
    280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的竞业禁止单位是否适用于境外单位
    1、《劳动法》规定的竞业禁止单位是否适用于境外单位如果境外单位以中国为主,如中国的境外分支机构,则适用《劳动法》规定的竞业禁止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竞业禁止协议的违约金有哪些规定。1。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禁止协议中约定经济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的原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经劳动者要求,劳动者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竞业禁止协议中未约定经济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
    2023-05-02
    243人看过
  • 用人单位无权要求劳动者承担竞业禁止义务
    案情回放:云水公司于2005年10月8日与王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劳动合同》的期限自2005年10月8日至2007年10月7日止。《劳动合同》第十条乙方的承诺与保证中及《保密协议》第8条中均约定了王某负有竞业禁止义务,要求王某在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期间内,即自2006年2月9日至2009年2月8日3年内不得到与云水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任职。《劳动合同》中还约定了每位员工入职起的月度工资总额中含有5%作为同业禁止的补偿金。王某于2006年1月18日提出辞职申请。2006年2月8日,云水公司与王某解除了劳动关系。然而在王某离职后其到与云水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A公司赴任。云水公司了解到王某的情况后诉至法院,要求王某依据《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的约定,支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违约金10万元。但王某认为尽管合同约定了公司中含有补偿金,但公司的工资中并无补偿金这一列项,所以在用人
    2023-06-09
    384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是入职时签订的吗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
    2023-03-28
    360人看过
  • 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对象是什么,竞业禁止的范围规定
    竞业禁止协议禁止的是劳动者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单位内任职,或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类似产品或业务。因此用人单位只需要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即可。当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情况分析确定企业中的哪些人员掌握了商业秘密。对于某些普通员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竞业禁止协议主体的签订范围。竞业禁止的范围1、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的范围,以免劳动者再就业时无意间违反竞业禁止协议。2、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还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违约责任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情形,企业不仅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时应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还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竞业限制的范围主要是对劳动者从事职业的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进行限制
    2023-06-13
    335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期未经单位盖章
    1、未加盖单位印章的竞业限制协议,合同自签订或盖章时生效,未加盖单位印章或法人签名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对用人单位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区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
    2023-05-31
    417人看过
  • 单位是否与单位代表签订协议?
    在我国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或授权指定的人才服务机构,受单位和个人委托,运用社会化服务方式和现代化手段,按指定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其代办的有关人事业务。简单地说,就是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实现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分离,即单位管用人,而一些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如档案管理、计算工龄、评定职称、社会保险等,由人才交流中心代管,如签订劳动合同由人事代理单位代签订。签订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符合法定生效条件的夫妻忠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夫妻忠诚协议有法律效力的条件有:双方需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忠诚协议内容是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受胁迫或欺骗;忠诚协议的内容是合法合规的;行为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三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2023-07-07
    50人看过
  • 竞业禁止行为人是否应当履行
    当事人应履行竞业禁止义务。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在竞业禁止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如何判定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判定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要注意限制性产业的范围是否合理。竞业禁止的范围应当与公司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时接触过,或者可能接触到的商业秘密的范围相对应,不得扩大到行业领域。禁止公司员工从事同一行业,无异于迫使他们离职后转行。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这种禁止行为危害了公司员工的生存权,超出了合理范围,不应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
    2023-08-16
    237人看过
  • 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吗,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情形
    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如果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存在较大的争议,劳动者有权拒绝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情形需要注意限制的行业范围,限制的对象,限制的期限和补偿费是否都是合理的。一、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吗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离职的时候要求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这份补签协议存在较大争议,劳动者可以拒绝签署。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二、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情形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情形如下:1.要注意限制的行业范围是否合
    2023-04-26
    45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后,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劳动者补偿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08
      竞业禁止又称竞业避止,是对与特定的经营内容有关的特定人的某些行为予以禁止。限制对象负有不从事特定竞业行为的义务,这种义务的产生原因有二: 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如公司法对董事、经理等的竞业禁止义务所作的规定; 二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约定,此类协议通常用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
    • 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后单位不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协议有什么法律后果?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6
      协商不成可提起仲裁要求认定为无效,该协议的效力有瑕疵。法律依据,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可以协商解除:“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1,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保密协议与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劳动合同后, 竞业禁止期是多长时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3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所以你单位约定的期
    • 用人单位可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吗, 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4
      用人单位可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但是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两年,并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
    • 竞业禁止条款中的竞业禁止是指什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否约定竞争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4
      所谓竞业禁止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中所谓“同类的营业”,是指营业种类属于同类,并且具有营利行为的性质。本案中,某县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制造各种农用机械为主,包括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