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惩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08 08:53:06 332 人看过

一、西安市惩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是什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惩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生产、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禁止支持、纵容、包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和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提供条件、服务,禁止传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方法。

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伪劣商品是指:(一)伪劣或冒用商品质量标志、生产许可证(准产证)标志、商品产地、企业名称、地址或商品条形码的;(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三)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四)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五)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六)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定的其它伪劣商品。商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按伪劣商品处理。

第五条

市、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法规规定由卫生、农牧等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商品生产者、销售者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和保护个人、单位和组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第二章商品质量责任

第七条

从事商品生产、销售的个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对其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

第八条

生产、销售的商品实际质量应与其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其它方式标明的商品质量相符。

第九条

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等级,但国家规定可作为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的商品,及由于储运不善致使商品质量下降,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对人身、财产安全或人体健康不存在危害的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应在商品或包装物的显著位置标明“处理品”字样后方可销售。前款规定不适用于药品、种子。

第十条

商店将部分柜台、部分场地出租或以柜台、场地与他人联营,未组成新的经济实体,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应对承租者或联营者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承担责任;按照联营协议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各自独立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承揽商标标识印制业务,应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得印制和销售假冒质量标志以及含有质量标志的印刷品、包装物和铭牌。承印者不得将印制的质量标志以及含有质量标志的印刷品、包装物和铭牌提供给非印制者。

第十二条

广告主不得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广告经营者承接广告业务,应按规定查验有关证明,审查广告内容,不得制作、传播、张贴有虚假内容或欺骗、误导社会公众的广告,不得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提供广告服务。

第十三条

设备、场地的出租者发现承租者利用承租的设备、场地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十四条

仓储保管者和运输者保管、运输商品时发现伪劣商品的,应拒绝提供服务,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者代出发票、证明和代签合同、提供帐号或其他方便条件。

第三章行政管理

第十六条

行政管理部门在发现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或接到有关举报后,应及时进行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予立案审查,并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重大、复杂伪劣商品案件的办案期限,经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十七条

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人员执行职务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查处违法行为时至少应有两人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二)保守当事人正当的技术、商业秘密;(三)依法行政、秉公执法。

第十九条

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在查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帐册、凭证、记录、业务函电和其它资料,采取照相、录音、录像等方式取得所需的证明材料;(二)对有伪劣嫌疑的商品,可责令当事人说明其来源和数量,听候鉴定,必要时经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先行登记保存或依法封存;(三)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给予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给予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二十条

行政管理部门对先行登记保存或依法封存的有伪劣嫌疑的鲜活商品,应及时作出鉴定、处理;对有伪劣嫌疑的其它商品应在七日内作出鉴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经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

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商品的监督检查,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对于经行政管理部门检查认定质量合格的同一批商品,不得重复检查。行政管理部门对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应建立违法记录,必要时可通过传播媒介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不得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并应如实提供有关证据。不得擅自转移、销毁、销售被登记保存或依法封存的商品。行政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

第四章社会监督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行政管理部门或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举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受理举报的部门或组织应为举报人保密。市人民政府应设立奖励基金,对举报有功者予以奖励。

第二十四条

用户和消费者因购买、使用伪劣商品受到损害的,有权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用户委员会、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五条

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监督:(一)接受用户和消费者对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的举报或投诉,进行调查、调解,或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处理建议;(二)参与对伪劣商品的监督、检查,对损害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通过传播媒介予以揭露;(三)向用户、消费者提供识别伪劣商品的方法和保护权益的咨询服务,支持、协助受损害者的起诉;(四)对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发现其有违法行为时及时举报。

第二十六条

用户委员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配合,提供方便。

第二十七条

新闻单位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监督:(一)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公布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的名称或姓名、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伪劣商品的名称和检测结果;(二)揭露有关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三)宣传识别伪劣商品的方法。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未造成严重危害或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下(不含五万元)的,由工商、技术监督及其它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传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方法的,由县级以上工商、技术监督及其它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参照处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非法承印没有提供质量证明文件的质量标志和其它含有质量标志的印刷品或将承印的标志、包装物、铭牌等提供给非印制者的,依照国务院《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对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主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对虚假宣传负有责任的,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设备、场地的出租者发现承租者利用承租的设备、场地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不举报的,对出租者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发现伪劣商品不举报并提供保管或运输的,没收保管费和运输费,处保管费和运输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并处责令停业整顿,或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四条

为生产、售销伪劣商品者代出发票、证明和代签合同、提供帐号或其他方便条件的,没收非法提供的发票、证明等,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及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提供条件和服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由行政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强迫或纵容本单位人员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从重处罚。

第三十六条

擅自转移、销毁、销售被登记保存或依法封存商品的,处商品总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执行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责令停业整顿或对公民罚款金额在五千元以上、对法人或其它组织罚款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对举报、揭露或证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单位、个人进行打击报复和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支持、纵容、包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和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由其上级或所在单位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人身、名誉、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或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不适用于建筑工程。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西安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行动,我国一直都在进行做顽强的斗争,因为假冒伪类产品会给人带来一种欺骗感情,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版权和生产的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侵犯行为,所以我国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是进行严厉打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3日 12: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惩治生产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
    生产伪劣的防护产品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伪劣产品罪怎么认定生产伪劣产品罪的认定标准: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7-11
    347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结果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具体内容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1、构成此罪且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百分号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构成此罪且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百分号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构成此罪且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百分号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构成此罪且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
    2023-08-09
    314人看过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什么法律
    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什么法律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时,需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且设有最低赔偿额限制。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进一步细化了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并规定在情节严重时可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五十条则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生产者、销售者可能面临从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并处以相应的罚金或没收财产。二、销售伪劣产品的消费者权益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销售伪劣
    2024-08-17
    52人看过
  •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1、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2、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销售的。如果行为人不知情,不构成本罪;4、客观方面必须具有经销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经销金额较大的行为。经销包括批发、零售、代销等形式。对于犯罪嫌疑人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时是否明知的认定,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认定,只要能证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销售的是仿冒品的,即可以认定为明知。一、关于商标侵权中“明知”的界定刑法第214条规定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中,规定主观罪过上具有“明知”的要求,然而何谓明知?新的司法解释第9条第2款界定了4种情形之一的即为“明知”:“(一)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二)
    2023-03-08
    190人看过
  • 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处罚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6)失效、变质的;(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
    2023-05-03
    453人看过
  • 违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违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判刑规则:1.触犯本罪的,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销售额为20-50万元的,判2-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销售额为50-200万元的,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销售额为200万元以上的,判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2023-12-16
    335人看过
  • 如何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罪行
    生产者对以假乱真,不合格产品为合格产品进行销售,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处以有期徒刑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处以刑事拘留,并处50%以上但少于销售额两倍的罚款。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之间的,处二年至上七年的有期徒刑,处以销售金额的50%以上2倍以下罚款。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
    2023-07-01
    287人看过
  • 生产伪劣商品销售罪法律适用要件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总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不是一个罪名,而是一类犯罪的总称。这类犯罪包括九个罪名。他们是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142条生产、销售劣药罪,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罪,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145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146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147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148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
    2023-07-10
    135人看过
  • 生产伪劣产品没销售会处罚吗
    一、什么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1、客体方面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关于伪劣产品的界定标准,在产品质量法规中有规定。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行为:(1)掺杂、掺假。这是指行为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掺入杂物或假的物品。(2)以假充真。这是指行为人以伪造产品冒充真产品,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认证标志进行生产或者销售这类产品的行为。(3)以次充好。这是指以次品、差的产品冒充正品、优质产品的行为。(4
    2023-03-15
    191人看过
  • 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了解
    一、关于“伪劣产品”司法认定的几个具体问题从刑法第140条的规定表述看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有四种,一是“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二是“以假充真”三是“以次充好”;四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一)如何合理把握“以假充真”的范围“以假充真”的产品固然属于伪劣产品,但销售假产品的行为是否一律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是值得研究的。(二)如何认定“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责任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所谓“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产品质量法也明确规定了产品的质量要求。然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伪劣产品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在查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过程中,对于某些产品是否属于“不合格产品”,往往因无法直接判断而发生争议,这就需要由权威机构做出判断,于
    2023-03-20
    100人看过
  • 专利侵权生产,销售给伪劣商品?
    你所说的构成专利侵权。可以同时或分别要求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停止销售进行侵权赔偿。去年今年是中央“建立创新型社会”明确号召并积极大力推进的年份,国务院明确自2010年10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长时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并再次决定将专项行动结束时间由2011年3月底调整为2011年6月底,分别对各部委的打击分工进行分工细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分别或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措施和解释。可见,全国范围的保护知识产权事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因此,对侵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行政管理、司法诉讼两条途径均是目前均不失为可行的维权途径。途径1.向当地知识产权局举报,由知识产权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责令其停止侵权,保全证据为侵权赔偿获得相关证据,销毁专用模具和设备,并且不得转移已经制造或者库存的侵权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该产品投放市场等
    2023-02-26
    72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违法所得是否扣除成本
    不包括。在生产经营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构成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的,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是:凡有进销价(包括批发价、零售价)的,以销价与进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属于生产加工的,以生产加工的产品的销价与成本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6-12
    61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有哪几种
    在我国,关于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主要涵盖了以下十个具体的罪名:首先是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罪;其次是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假药罪;第三是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劣药罪;第四是妨害药品管理罪;第五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第六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七是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八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九是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最后是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假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
    2024-04-22
    95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9种形式
    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2条生产、销售劣药罪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145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146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147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第148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构成要件1、主体作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而单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法单位。无论是合法成立的,还是非法成立的,不影响单位构成犯罪。作为个人犯本罪的,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当然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2、主观方面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
    2023-02-18
    17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伪劣商品?生产、销售、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伪劣商品??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2
      伪劣产品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伪劣商品如产品质量法中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伪劣商品是指生产、销售的商品,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或冒用、伪造商标、优质产品标志、认证标志、生产许可证,或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物品。其特征是:一是伪劣商品包括了假冒商品,二是其法律责任既可能是刑事的,也可能是民事、行政的。狭义的伪劣商品是指作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对象的伪劣
    • 严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一定要求。如果产品或包装上的标识不符合规定,并且情节严重,则可能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如果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且情节严重,还将被没收违法所得。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伪劣商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7
      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危害国计民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国家十分重视对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如在产品质量法中,具体确定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职责和制度,规定了产品质量责任,并列举了构成犯罪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种种行为。这些规定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惩治生
    • 如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惩罚?
      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和销售者如果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且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情况下,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的处罚。如果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情况下,将受到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的处罚。如果销售金额在五十
    • 生产伪劣商品是什么行为?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2
      “这个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是指罚金的范围是销售伪劣产品的总销售额的50%-2倍之间,即依据伪劣产品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大小来决定具体的罚金,但罚金最低是伪劣产品的总销售额的50%,最高是2倍。 按二十万的基础算的话,罚金是10万-40万,具体多少要根据伪劣产品的危害程度或造成的损失的评估结果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