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衅滋事轻微伤判多久
寻衅滋事指的是在公共场合起哄闹事,恶意挑衅,随意殴打他人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在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造成他人轻微伤的,一般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每增加轻伤一人,刑期增加六个月至一年;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刑期增加二个月。
二、寻衅滋事的主体特征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此罪名既可由单个人实施,也可由结伙聚众形式出现。
在结伙寻衅滋事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可见,主犯应对在他指挥下的犯罪及其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但对超出他的指挥范围的犯罪,一般不能要求其承担责任。
三、刑法中关于寻衅滋事刑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造成他人轻微伤的,一般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寻衅滋事罪最少判多久轻微伤?
200人看过
-
寻衅滋事致多人轻伤轻微伤如何判刑,寻衅滋事批捕后多久可以判
372人看过
-
判决多久?寻衅滋事轻伤案例
319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最轻判多久,寻衅滋事罪怎么立案?
212人看过
-
寻衅滋事拘留后多久轻判
393人看过
-
寻衅滋事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要判刑吗
448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轻微伤的寻衅滋事罪定多久才能判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21.寻衅滋事,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的,为管制刑;适用管制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为拘役刑。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最多判5年) 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每增加定罪的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一年;每增加非定罪的情形之一或者同一种情形增加二次,刑期增加六个月。 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每增加轻伤一人,刑期增加六个月至一年;每
-
寻衅滋事罪判多少年? 轻微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31寻衅滋事,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的,为管制刑;适用管制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为拘役刑。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
-
轻微伤和轻微伤算寻衅滋事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05两个轻微伤可以构成寻衅滋事。当事人的寻衅滋事行为造成二人以上轻微伤的,该寻衅滋事行为可以认定为情节恶劣,当事人应当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那么两个轻微伤可以认定为情节恶劣,然后可以认定为寻衅滋事,同时也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可以对当事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寻衅滋事致人轻微伤怎么量刑,寻衅滋事造成轻微伤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由此可见,寻
-
寻衅滋事一个轻微伤二个轻微伤怎么判青海在线咨询 2021-03-17根据具体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关规定: 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就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司法解释如下: 第一条 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