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成功辩护后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从《刑法》第193条的规定中可以知道,贷款诈骗行为只要达到10000元以上数额的,则就可以对行为人定罪处罚。此时具体的处罚需要根据实际的情节,最高的时候可以处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怎样认定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
l、“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这种情况中,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有的是本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估计过高,以致不能按时还贷,这种情形行为人主观上虽然具有过失,但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
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有些借贷人在获得贷款后长期拖欠不还,甚至在申请贷款时就有夸大履约能力、编造谎言等情节,而到期又未能偿还。这种借贷纠纷,十分容易与贷款诈骗相混淆,区分二者的界限应当把握以下四点:
(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
(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理。
(3)要看行为人于贷款到期后是否积极偿还。如果行为仅仅口头上承认还款,而实际上没有积极筹款准备归还的行为,也不能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不赖帐,不一定就没有诈骗的故意。
(4)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多方做客观行为全面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从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这对于正确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
承担刑事责任后还需要还钱吗
133人看过
-
贷款诈骗中承担担保责任的人要负责吗
489人看过
-
还了钱,诈骗罪犯是否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268人看过
-
信用证诈骗罪退款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167人看过
-
诈骗无罪辩护成功率高吗
273人看过
-
小额贷款公司被指控诈骗,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61人看过
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更多>
-
刑事辩护律师成功辩护的责任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1刑事辩护律师的责任,是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家属委托,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
诈骗罪已经立案侦办, 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0诈骗已经立案侦办,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由法院最后判决确定。至于民事诉讼,应当由刑事案件审结后,才可以进行审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
贷款诈骗中承担担保责任的人要负责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25一、贷款诈骗中承担担保责任的人要负责吗 1、应该承担部分担保责任。 2、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二、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主要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既侵犯了银行或其他第三方金融
-
诈骗无罪辩护成功率高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07诈骗罪无罪辩护成功率高,具体分析如下:1、主观意图不是出于诈骗,行为人有真实的还款行为,具备还款能力,且不存在逃逸、隐匿财产等行为的,不能认定其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2、行为人与相对人存在民事纠纷,采取占用他人财物的不当手段以实现权利;3、民事借贷纠纷、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罪与非罪的区分关键,即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监护人责任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监护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7行政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以上是不履行监护人责任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