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店空座位上捡到手机,手机属于主人遗忘物的,不构成盗窃罪;并非遗忘物的,有可能涉嫌盗窃罪。饭店空座位上的手机,持有人已经离去,旁边座位上并无同行人的,属于遗忘物,当事人捡到,不是盗窃,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丢失手机的人。
一、拾得遗忘物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关于遗忘物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国新刑法典第270条第1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2款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是新增设的侵占罪。根据上述规定,构成侵占罪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侵犯的客体须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包括他人遗忘物的所有权。所谓遗忘物,是指本该携带但因忘记而没有带走,在一定时间内脱离财物所有人控制,且财物所有人知道遗忘于特定地点的财物,如外出乘车时遗忘在车上的财物、购物时遗忘在柜台的钱包等。遗忘物不同于遗失物,拾得遗失物不还的,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行为人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5)非法占有的上述财物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如果行为人虽有非法侵占的行为,但所侵占的上列财物数额较小,或者虽然数额较大,但最终还是主动退还或交出了,则不构成犯罪。
二、非法侵占财产怎么定罪
非法侵占财产若是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可以被定罪为侵占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如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为保管,但因职务或工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2)拾捡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其一般应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盗掘他人埋在坟墓中的财物,或明知他人将某物埋下而故意盗掘得到,就不是构成本罪,这时构成犯罪,也应以盗窃罪论处。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将财物出售、赠与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费、充抵债务、设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毁坏这种处分。具有后者这种行为,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治罪科刑。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财物所有人明确提出交还并举有证据证明属及所有,行为人仍视而不见,明确表示不予旧还;或者虽然表示归还,但事后又擅自处分致使实际无法交还;或者采用诸如谎称财物被盗、丢失等欺骗手段而拒不归还;或者携带财物逃离他乡而拒不归还;或者已经非法处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赔偿的等等,当然,行为人如果最终还是交出或者退还了财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确提出主张交还前处理了财物事后已作了或答应赔偿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张后还擅自处分财物但又作了赔偿的,等等,就不应以本罪论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三、捡到垃圾桶里的财物占为己有是否犯罪
不构成犯罪。垃圾桶里的东西应该被视为遗弃物,捡拾者顶多算不当得利,即使拒不归返财物,一般也不能认定为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
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
三是他人的埋藏物。垃圾桶里财物一般属于遗弃物,不属于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因此将捡到垃圾桶里的财物占为己有不构成侵占罪。
-
如果在饭店捡到手机是盗窃还是侵占
438人看过
-
捡到手机卖掉涉嫌盗窃罪
471人看过
-
捡了个手机,找不到失主,这手机属于我吗
298人看过
-
电工捡废线头属于盗窃吗
418人看过
-
捡到手机是否可能被判盗窃罪?
295人看过
-
手机在饭店遗失,饭店有责任吗?
487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饭店捡到手机是盗窃,具体的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18饭店捡到手机不是盗窃,但是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不退还的,且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在金店捡到旧金子是否属于盗窃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6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拾物并不构成盗窃犯罪。关于盗窃罪的法律定义及构成要素如下: 1. 盗窃罪的侵犯对象是公共和私人财物的所有权。 2. 盗窃罪的客观行为包括涉嫌窃取价值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盗窃他人财物,这些客观行为是该罪名最显著的特征。 3. 盗窃罪的主体是行为人,一切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通常为16岁)且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成为罪犯。从主观角度来看,盗窃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犯罪动
-
捡到手机会判盗窃罪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31、不会,如确实属于捡到的,被判盗窃罪是不合理的。 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捡到手机,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3、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
饭店里捡的手机信息是真的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9在酒店捡手机,手机属于主人遗忘物,不构成盗窃;不是遗忘物的,可能涉嫌盗窃。酒店的手机,持有人已经离开,旁边的座位上没有同行,属于遗忘物,当事人发现,不是盗窃,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丢失手机的人。但是手机虽然放在空座位上,但是主人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旁边,或者同行在旁边,主人离开,趁主人或旁人不备拿走手机,不是捡到,而是盗窃,涉嫌盗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
-
2022年捡到手机会被判盗窃罪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131、不会,如确实属于捡到的,被判盗窃罪是不合理的。 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捡到手机,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3、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