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关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创新意义
在以往的生态环境保护模式中,生态污染的后果往往由民众承担,善后修复的责任则由政府承担,这样的归责方式并不符合侵权过错责任原则,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且不能对污染企业起到必要的惩戒、警示作用,更不利于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创新意义在于给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条合理可持续的归责路径,有助于生态环境赔偿落到实处,也有助于理顺生态保护关系。修复生态环境的成本一般都很高,对污染企业而言是一种沉重的法律代价,这种代价将倒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法治意识、自律意识,恪守环保底线,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或其他活动,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与控制污染。
三、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存在不足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一种创新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虽然突破了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对环境损害救济的不足,但在司法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存在不足:
1、认定和评估环境损害事实难以落实;
2、环境修复责任的主体规定过窄;
3、生态环境修复保障制度不健全。
因此,明确环境损害认定和评估机制,扩大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主体,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并构建有效的环境修复监督制度势在必行。
-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应归于违规者
432人看过
-
环境侵权人是否有责任修复生态环境
54人看过
-
环境侵权人对生态环境有修复责任吗
389人看过
-
生态环境诉讼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包括哪些
422人看过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民法典中的具体表述
362人看过
-
2022民法典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损的侵权责任有什么规定
67人看过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对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即在客观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 三、非法行为与损害后果... 更多>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赔偿责任人是谁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由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责任人赔偿,我国《民法典》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7是指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可以就损害事实和程度、修复启动时间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问题进行磋商,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最大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
-
腐烂的生态环境会自己修复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081、破坏环境的行为人一般是需要承担修复责任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
-
民法典下哪个类型修订环境损害赔偿金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8环境损害赔偿包括: (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