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女方反悔想要回抚养权怎么办?
双方可以协商变更抚养权,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申请变更抚养权。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是想要要回孩子,抚养权有几种方式,其中第1种方式就是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要回孩子的抚养权,那就是双方可以再一次协商,如果协商同意并且没有地方想要拒绝协议的内容,那孩子的抚养权变更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了,当然这也必须要有一个过程的,只要双方能够协商成功,基本上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更换孩子的抚养权。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想要更换也必须要征求相关机构的认证通过才行,其次在孩子抚养权的变更之前,一定要协商好这个资产变更的问题以及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费这些的资助问题也要落实清楚,只要达成协议之后,在离婚三年以后,也可以将孩子的抚养权变更成功。
二、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上一条确定。
一般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3、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要想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要跟对方协商,确定给付抚养费的数额,要考虑子女日常生活需要,要考虑父母的经济条件,也要考虑生活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父母二人办理离婚手续,并不是都需要给抚养费的,拥有抚养权的一方,不需要支付抚养费。
-
抚养权归男方后,女方反悔了怎么办
309人看过
-
女方反悔反悔给孩子抚养怎么办
239人看过
-
女子离婚时放弃抚养权后反悔要求变更被驳回
384人看过
-
男方反悔不想抚养孩子怎么办
492人看过
-
刚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女方现在男方想要回怎么办
325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在离婚协议之后反悔
444人看过
-
离婚想要孩子抚养权,离婚后抚养权在女方怎么要回抚养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1如果起诉,要回孩子抚养权的几率很大,因为孩子小,且一直由女方抚养。 最高法院关于离婚子女抚养问题的司法解释规定,确定孩子抚养权应当考虑不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 这一规定对女方很有利的。
-
男方协议离婚又反悔想要回孩子抚养权,需要什么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2离婚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解除婚姻关系,通常要就夫妻共同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相互协商一致。实践中,往往会发生协议离婚后,当事人反悔想要回孩子抚养权,应当怎么处理呢?离婚协议对抚养权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协议离婚后,想要回孩子抚养权,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再次协商变更,签订协议。由于《离婚协议书》在民政局备案,所以再次签订变更抚养权的协议,应当规范,
-
女方反悔反悔给孩子抚养怎么办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1男性后悔抚养孩子,如果女性同意抚养,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孩子的监护权,由女性抚养孩子。 如果女性不同意,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男性确实不适合抚养孩子,法院将判决变更孩子的监护权,监护权变更后,男性应支付监护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母一方要求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法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者虐待子女,或者与子女
-
男方出轨女方反悔想离婚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6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个月。 2、【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处理】婚前财产各自归各自,婚后夫妻共有财产原则均分。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比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
-
协议离婚男方反悔女方要求分割抚养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07协议离婚后女方反悔争取男方抚养权是可以的。具体如下: 1、父母双方是可以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 2、协议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