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常常需要花费多久才能结案
民事纠纷多久结案,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3.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二、民事案件的诉讼期是多久的
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事诉讼法立案标准是什么
民事诉讼立案的标准是: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事案件一审判决结果通常需要多久才能出现?
312人看过
-
处理民事纠纷诉讼通常需要等待多久才能立案
15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案件正常多久结案
195人看过
-
离婚案件通常多久才会有判决结果
308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通常需要多久?
109人看过
-
需要多久才能得知案件结果?
368人看过
-
通常情况下刑事案件多久消除案底需要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7案底是不会消除的,会永久保存。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治安机关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
多久才能判离婚,离婚案件需要多久才能正式结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5①审理离婚纠纷案件的时间:对于婚姻案件的审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一审期限按照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按普通程序算期限是六个月,二审期限是三个月,合起来一个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3个月,多则9个月。 ②假如在第一次提出离婚判决不准离婚的情况下,那么第二次提起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要在六个月之后才可以提起 第二次诉讼。按照这个期限计算,如果起诉两次才达到最终离婚目的,从时间上计算,差不多一共要一年半
-
工伤的案件通常需要多长时间能判,律师花费需要多少?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2工伤赔偿包含公司支付部分和社保支付部分,员工在劳动本领判定结果下达之后,应该向社保中心申请工伤待遇审核,审核通过后下发工伤待遇。社保基金支付工伤待遇审核需要递交有:工伤及职业病认定书复印件一份;劳动本领判定书一份或医疗终结判定表一份;医疗发票、住院总花费清单;门诊病历及出院小结复印件;转进账户;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单位支付的薪水按月支付,如有伤残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商量支付。如果员工和单位因为工
-
离婚正常诉讼多久能结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6离婚案件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征信花了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2如果用户的信用良好,没有什么不良记录,征信记录会在两年内恢复正常;如果有逾期记录,用户需要先把欠款还清,还清5年后恢复正常。 征信花了一方面是因为客户有大量的贷款记录(这里主要指的是网贷),另一方面是因为客户频繁的查询征信记录,不管是不是客户无意点到各类互联网中的广告,还是有意去查询,都会增加征信的查询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