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过失的表现形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0 15:20:11 420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过失犯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对法定的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实际上该行为已经导致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主观上存在过失。对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全面考虑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因素。

过失犯罪的关键在于在主观上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对法定的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实际上该行为已经导致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

判断危害结果的依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危害结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实际危害程度。判断危害结果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法律规定:首先,需要查看相关法律规定,如《刑法》中的具体条款,以确定何种行为被认定为犯罪,以及犯罪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2. 事实证据:在确定危害结果的依据时,需要考虑事实证据。比如,对于盗窃行为,需要考虑被盗物品的价值、盗窃次数、盗窃手段等因素。

3. 受害人陈述:受害人的陈述也是判断危害结果的重要依据。在某些案件中,如抢劫、强奸等,受害人可能无法提供详细的证据,但可以通过询问了解受害人的痛苦程度,从而判断其受到的损失。

4. 行为本身:在某些案件中,行为本身也可能成为判断危害结果的依据。比如,纵火行为,行为本身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失,也可认定为犯罪。

综上所述,判断危害结果的依据包括法律规定、事实证据、受害人陈述以及行为本身等多个方面。在司法审判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实际危害程度。

判断危害结果的依据包括法律规定、事实证据、受害人陈述以及行为本身等多个方面。在司法审判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实际危害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18: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犯罪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犯罪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行为的两种形式: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指的是犯罪人通过积极行动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对社会产生危害的行为,也就是不当为而为之。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犯罪行为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指的是犯罪人通过积极行动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对社会产生危害的行为,也就是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为中的作为。2、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犯 罪 行 为 : 作 为 与 不 作 为 的 划 分 依 据犯罪行为是指具有违法性质的行为,一般被分为作为犯和不作为犯两种类型。作为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积极的犯罪行为,例如盗窃、抢劫、诈骗等;而不作为犯则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积极的犯罪行为,但仍然对危害
    2023-09-10
    307人看过
  • 在毒品犯罪中,包庇罪的表现形式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分子给予保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伪证罪与包庇罪的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2)犯罪的时间不同。窝藏、包庇罪的实施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也可以在其被逮捕、关押又逃脱之后、而伪证罪的实施则只能是发生在判决之前的侦查、起诉和审理阶段(3)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不同。窝藏、包庇罪一般表现为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若、而伪证罪则表现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4)犯罪对象不同。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可以是未经逮捕、判刑的犯罪人,也可以是已经判决的犯罪人、
    2023-08-14
    219人看过
  • 投敌叛变罪的罪过形式怎么表现的
    投敌叛变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投敌叛变的行为。投敌就是投奔敌国、敌方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背叛国家。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危害国家安全的意图。投敌叛变行为,不论是基于危害国家安全而主动叛变投敌,还是受他人策动、勾引、收买或被捕、被俘后经不起考验而投敌,皆不影响本罪构成。如果行为人被捕、被俘而未投降敌人的,不构成本罪。4、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只能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不能构成本罪。外国人策动或帮助中国公民投敌叛变的,应以投敌叛变罪的共犯论处。一、怎么处罚投降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依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投降后为敌人效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谓投降后为敌人效劳,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主
    2023-03-10
    439人看过
  • 揭示过失犯罪的两种表现
    过失犯罪的情况有如下两种:1、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并相信自己可以避免这种行为危害社会,从而造成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2、疏忽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因其疏忽而不预见,导致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
    2023-07-02
    195人看过
  • 集体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1、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集体资产流失行为。一是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将部分集体资产无偿量化为个人股;二是通过财务账表调整、会计科目合并等手段调减集体资产账面价值;三是将一些机器设备无偿借给外单位或个人使用。四是企业因未能及时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效的资料,导致资产评估范围不全。2、将集体资产投资收益、经营利润收入等虚列为负债。挂应付款账上,进行隐匿。3、加大成本和亏损。原本经营状况较好的集体企业,在临改制之机,以库存积压、市场竞争激烈等为借口,将产品大幅降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大肆挥霍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和亏损,达到减少净资产的目的。4、不全面清理固定资产与存货。清查资产时,一味要求核销不良资产、坏账,却对账外资产或账物不清的资产不认真清查入账,将应该或能够盘盈的实物资产游离账外。5、加速折旧,人为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了使集体资产缩水,抢在企业改制前,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将厂房、
    2023-04-26
    470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形式吗?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过失犯罪的形式:第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第二、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一、过失犯罪会怎样判刑过失犯罪包括多种罪名,具体如何判刑要根据其构成的具体罪名,《刑法》规定的法定量刑标准判决。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对其使用其他危险方法
    2023-03-06
    311人看过
  • 财务报表失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纯粹性失准。纯粹性失准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突击性失准,二是系统性失准。(一)突击性失准突击性失准,具有偶然性、临时目的性,往往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为了特定的事件发生的行为,表现为突击人为的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而形成的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等。上述情形往往发生在向政府部门汇报材料时,夸大企业销售收入、资产规模,如申请政府补助;临时性向有关方面提交材料,如向我们投资公司递交商业计划书等等。1、收入的异常波动由于比较突然,企业往往是将收入调上去,同时增加应收账款,或者费用减下来,增加应付账款,有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如:企业本期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30%以上,同时企业应收账款也大幅增长,而预收账款增长幅度却较小,不难看出,
    2023-12-03
    420人看过
  • 过失犯罪有几种形式
    法律综合知识
    过失犯罪的形式有两种: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失犯罪有哪几种1、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2、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
    2023-08-04
    125人看过
  • 犯罪动机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犯罪动机是指犯罪分子因为什么原因想要实施犯罪行为的,这样原因就是犯罪动机。它是说明犯罪分子是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的,虽然犯罪动机一般不是犯罪构成的主管要素,但是它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对量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往往是重要的量刑情节,动机是否恶劣,是酌定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重要理由。过失犯罪是否有犯罪动机1、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动机的。2、犯罪动机即应当包括了犯罪的故意,而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故意的。3、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
    2023-07-03
    322人看过
  • 我国过失犯罪的表现有哪些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主观方面都是过失;都造成了危害结果;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以及涉案领域相对集中等特点。一、单位犯罪是否存在过失犯罪单位犯罪存在过失犯罪。单位过失犯罪的认定需注意以下情况:1、确定罪名是否涵盖单位犯罪;2、确定是否存在过失的认识与过错;3、将单位过失与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区分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如下: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2、刑事处罚不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没有造成不会构成犯罪。二、故意和过失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故意和过失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故意
    2023-04-11
    274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的表现
    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其主观上存在刑法意义上犯罪的过失,一般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分类有哪些犯罪故意的分类: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二、打架至人死亡怎么判刑打架致人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进行量刑,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2023-06-28
    381人看过
  • 共同犯罪能否表现为过失犯罪
    共同犯罪不能表现为过失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被教唆人实行过限指的是被教唆人实行过限是指被教唆进行犯罪的人实施了超越共同犯罪意图的犯罪的行为。二、几人一起故意伤害至死会如何量刑几人一起故意伤害他人致死的应当按照共同犯罪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帮助犯一定是共犯吗帮助犯不一定是共犯。共犯是共同犯罪的,帮助犯应该列为给主犯提供帮助的从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在共同犯罪中
    2023-06-19
    426人看过
  • 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几种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4、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一、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吗关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说基本认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从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
    2023-02-23
    229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怎样的表现形式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它是在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目的的合法性和防卫行为有益于社会性不可能与犯罪故意的罪过共存于防卫人的主观心理中,因此,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可能是过失。同时由于防卫人对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害结果已预见其合法性,而没有预见其可能产生的非法性。因此,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由疏忽的过失而构成。二、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是故意正当防卫的正当性排除了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在防卫过当的情况下,由于情况紧急,“必要限度的超过只能是行为人的过失,即行为人在正当防卫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出现超过必要限度。”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防卫过当时,防卫人虽然是故意实施防卫行为,却是出于防卫意图,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故意实施防卫行为,却是出于防卫意
    2023-06-28
    13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缔约上的过失有哪些表现形式?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30
      法律分析 缔约上的过失一般具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当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来欺骗另一方、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进行磋商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 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的特征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3
      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其罪过形式有以下特征: 1、犯罪主体的心理态度,在认识上因素上,是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意志因素上,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发生或者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发生而实施了犯罪行为,以致发
    • 什么是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8-18
      1、渎职侵权犯罪主要表现。一是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二是违法、越权处理公务;三是执法监管监察不作为;四是以罚款代管、代刑;五是野蛮执法;六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七是违法违规发放相关证照;八是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对渎职侵权犯罪认识上的存在钱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没有问题、渎职侵权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误、平庸不是错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会犯罪等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重视不够,易发生渎职侵权问题。 2、贿赂
    • 过失犯罪是怎样的表现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30
      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
    • 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表现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8
      过失犯罪具体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只能说大部分的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