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作日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咋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09:53:19 482 人看过

法定假期是不带薪的,工作日缺勤除另有规定以外,是不发放工资的。

员工离职分为两种:

1)员工主动离职,即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提出离职申请;

2)企业因为员工不胜任岗位、试用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企业方提出终止双方劳动关系

有研究表明,员工不满意程度与缺勤率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不很高。即工作不满足可能只是影响员工缺勤率的众多因素之一。例如,即使人们真的不喜欢他们的工作,但如果他们认为工作对于维持自己的生计或完成一个重大项目有重要意义的话,他们也可能不会选择缺勤;另一方面,一些员工可能非常不喜欢他们的工作,但他们只是在工作中偷懒或消极怠工,以表示自己的不满,而不是选择缺勤。

员工离职的另一极端形式是跳槽。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越低,他们考虑辞职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也越大。但研究发现,员工不满意与跳槽意向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实际的跳槽行为之间却只有中等偏下的的先关性。很多员工的个人因素,如职业经验、经济状况等让其难以最终做出跳槽的决定。

一些研究证明:员工的经济状况以及找到一份可以接受的新工作的可能性是影响员工跳槽的重要因素。由此,研究者们推测,失业率对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员工流动率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失业率低的条件下,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流动率的相关程度要高一些。这是因为,当失业率低时,人们认识到他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机会,于是当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时,倾向于辞职去寻找另一份工作。相反,高失业率限制了员工选择其他工作的机会,他们宁愿保持原有的工作,尽管他们或许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因此,失业率越高,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流动率的相关性越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8: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国定节假日五一放几天,国定节假日春节放几天
    一、国定节假日五一放几天国定节假日五一放一天假。国家规定五一劳动节属于法定节日,但一般是将五一劳动节的假期和前后的周末连在一起放的,所以连在一起一般就是三天了。五一劳动节并非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很久以前就在外国存在,属于国际性节日,在建国后才将国际劳动节确定为我们的假日并改名为劳动节。二、国定节假日春节放几天国定节假日春节一般是放3天。分别是放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正月初三。但实际休假情况一般用人单位会休到正月初六。其中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为法定节假日;除夕、正月初四到正月初六为休息日调休。法定节假日的放假情况由法律进行规定的,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进行剥夺。三、国定节假日有哪些各自怎么放国定节假日有以下类别以及其具体的放假天数如下: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等。法律依据:《
    2023-06-20
    355人看过
  • 职工法定可享11天节假日
    中国的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新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元旦和新年放假三天,清明节放假一天,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放假一天,国庆节放假三天。1、元旦,放假一天(1月1日);2、新年,放假三天(阴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3、清明节,放假一天(清明当日);4、劳动节,放假一天(5月1日);5、端午节,放假一天(阴历端午当日);6、中秋节,放假一天(阴历中秋当日);7、国庆节,放假三天(10月1日、2日、3日)。职工享受11天节假日,包括哪些节日?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职工享有11天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包括:新年(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1天)和妇女节(1天)。此外,一些地方还可能根据当地习俗和传统安排其他节日,如元宵节、七夕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休息时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劳动者加班。总
    2023-11-25
    312人看过
  • 法定节假日当月离职,能享受节假日的工资吗
    一、法定节假日当月离职,能不能享受节假日的工资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是带薪的,所以劳动者在节假日当月离职的,可以享有节假日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二、工作时间的的法律规定法定工作时间就是按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最多工作的时间。(一)工作时间: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2023-05-04
    349人看过
  • 工资按工作日计算法定节假日
    一、工资的核算方法工资的核算方法有多种:月薪制、日薪制、按30天/月计、按21天/月计等,具体怎么算企业有明确规定。如按30天计算的,清明节(含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工资;如按21天计算的,清明节(含国家法定节假日)就没有工资。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023-05-09
    490人看过
  •  是否可以考虑将保证时间最后一日作为节假日顺延?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该期间不会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 保 证 责 任 期 限 】 如 何 计 算 ?在担保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债务人应第三人的
    2023-09-23
    411人看过
  •  4倍节假日工资是否为节假日工资?
    根据劳动法规定,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员工,应按照其日常工资标准的三倍支付工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另外支付,因法定休假日属有薪日,故加上本数,工作一日实际得4倍工资。法定节假日本是有薪日,劳动者即使在家休息不加班,也是有“1倍”工资的,加班的3倍工资基于加班行为产生,不应当包含本薪。根据劳动法规定,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员工,应按照其日常工资标准的三倍支付工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另外支付',因法定休假日属有薪日,故加上本数,工作一日实际得4倍工资。法定节假日本是有薪日,劳动者即使在家休息不加班,也是有“1倍”工资的,加班的3倍工资基于加班行为产生,不应当包含本薪。 节 假 日 加 班 工 资 是 否 包 含 本 薪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这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
    2023-09-10
    474人看过
  • 法定节假日安排职工工作是否违法?
    违法,法定节假日特指法律规定的特殊假期如国庆,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原则上应当给与员工休假,但企业因自身需要需要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当日工资300%的待遇,且法定节假日不得以调休解决,双休日调休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一、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有什么方式解决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进行投诉举报,还可以到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去申请仲裁。需要提醒的是,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
    2023-06-22
    264人看过
  • 公式计算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
    一、节假日是什么节假日是节日和假日的合称。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节假日有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内地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3天,国庆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北大专家吴必虎称因为需求太大,所以国家可以两个长假,五一和国庆,根据南方、北方的不同情况,授权各个省政府自己来制定第3个长假,能够让长假达到21天或者15天总的供给量。二、公式计算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法定节假日不属于休息日或者是工作日,就只是法定节假日。三、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
    2023-05-09
    54人看过
  • 国家法定节日假日几天,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如何算
    一、国家法定节日假日几天国家法定节日假日11天。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二、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如何算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应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长假中,并不是所有的假日都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国庆节,只有10月1日至3日,这三天是法定的节假日,其余4日,是正常周末调休,这4天,单位不安排补休的,则应当按日工资的200%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三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
    2023-06-27
    285人看过
  • 保证期间最后一日为节假日时可否顺延
    保证期间最后一日为节假日时可否顺延,要看情况。如果法律没有另外的规定或者当事人也没有另外的约定的,保证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能顺延,可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保证期间最后一日为节假日时可否顺延的法律依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二百条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第二百零三条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第二百零四条期间的计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规定,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期间计算  第二百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2022-06-30
    154人看过
  • 国家规定节假日三倍工资是节假日当天还是放假都算
    一、国家规定节假日三倍工资是节假日当天还是放假都算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法定节假日期间的薪资报酬基准率应为日常工作日薪酬基准率的3倍,此处所称“法定节假日”特指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的特定节日,如元旦、春节、国庆节等;而非普通的周末或假期。关于职工加班报酬的基数,这需要由企业与该员工进行合理协商确定,或者由企业参照受雇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应该获得的工资数字来设定。然而,若无法达成双方满意的商定,企业有责任按照受雇当事人的日常所得薪酬作为加班请求的基数基础。关于企业在计算加班薪酬的工资基数时,首先应该依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属于劳动者职务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确定。然而,假如劳动合同及集体合同并无进一步规定,那么职工代表也得以与用人单位通过谈判的方式共同拟定工资集体协议(若用人单位已经通过审批的不定时工作制,将不受此条件限制)。至于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则需将基数额以每个月制度工作天数21.75天(部分企业
    2024-04-09
    67人看过
  • 批捕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是否会延长审查时间?
    不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这是法定的,不可能因为是节假日而延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3条规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计算法定期间时,应当将路途上的时间扣除;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但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节假日,看守所或侦查机关都有值班人员,特别是侦查机关的案件承办人,不会也不敢因为节假日而拖延的,现在司法机关内部对此管理监督是比较到位的。一、刑事上诉期10天该怎么计算刑事上诉期10天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
    2023-03-13
    83人看过
  • 离职日期是不是最后一天上班时间?
    最后一天还是要上班的,办理离职手续不能占用上班时间。如果员工提前一个月(试用期提前三天)书面向单位申请离职,或者与单位协商经过单位同意,或者单位有违法情形的,当事人都可以离职。单位故意刁难不让离职,是违法的,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诉。离职日期最后一天出勤出勤时间怎么算?离职日期应该是最后工作日的第二天,离职日期的当天可以不上班,但必须做好交接手续。在约定离职之日起,劳动者不需要再上班,同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法律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
    2023-07-10
    256人看过
  • 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咋样算?
    一、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咋样算?1、有约定的按约定标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准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进行约定。例如,可以约定以最低工资作为基数、以基本工资或底薪作为基数或者以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如《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先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未约定的,按集体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2、没有约定的,一般采用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在法律实务中出现纠纷最多的就是在此,大多用人单位并没有与劳动者约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采用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这样最常用也最公平合理,但是用人单位却不这么做,用人单位在计算加班工资基数时喜欢采用最低工资标准,连基本工资都不是,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高于最低工资的,这样对用人单位最有利。但劳动者一方通常主张按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作为基数,根据以往的判例来看,如果没有
    2023-04-28
    316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最后一天的离职员工必须享受节假日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
      个人表示,不理解楼主的问题啊。如果9月30日离职,自然不用考虑后边的节假日。如果是薪酬计算,按照公司的计算方法计算就好
    • 一个月是30个工作日吗?节假日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
      原则上是一个月内,主要是税务登记证卡得比较紧,其他的证件会宽松一点
    •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1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节假日指法定节假日,比如星期日、国庆节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内部规定的放假或者休息日不在此限。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比如,期间本应在10月1日届满,但10月1日、2日为法定国庆假日,那么10月3日为期间届满日。节假日如果不在期间的最后一日,而在期间的中间的,仍应计算在期间之内。比如,期间以10月3日为届满日,虽然中间有国
    • 国家节假日工作是一天三天薪水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6
      日薪水的百分之三百(三倍)计发加班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限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日(元旦1天、春假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女性劳动者三八妇女节半天)加班的,应按照日薪水的百分之三百支付加班费。例如,劳动者月薪水为2000元,日薪水则为:2000÷21. 7591.95元,春节加班1天,加班费则为:91.95×3275.86元。注
    • 刑事上诉最后一日为节假日怎么办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0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三条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 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