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来,重庆市梁平县人民检察院连续查处7件贿赂案件,其中建筑领域贿赂案件突出,3件涉及建筑工程的发包及招投标,1件系房屋装修工程,1件系为建筑商发放贷款。作者就近期查处的几件建筑领域贿赂案件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做到较好的预防。
一、案件特点
1、受贿者多为“一把手”或手握实权的人。梁平县检察院共立案查处此类受贿案件5人,其中4人为单位“一把手”,占80%.
2、受贿者文化素质较高。5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的两人,其余为大专文化,他们对受贿的违法性具有较充分的认识。
3、受贿者年龄较大,多已步入中老年阶段。从查处的5件受贿案看,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已满38周岁,40岁以上者4人,占80%,平均年龄46.8岁。
4、受贿次数多,金额与权力成“正比”。从几起受贿案看,受贿次数最多的竟达100余次,最少的也有3次。曾担任招标投标所负责人的孙某某,因掌握着包工头建筑工程中标的命脉,各建筑承包商为争夺项目,纷纷送钱送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资金增大,贿赂额也逐渐增大,最后形成按标的额百分点计收贿赂。孙成为“权力寻租”的腐败分子,该员自96年至2001年共收受贿赂近20次,金额达数十万元。成为我院查处案值最大的受贿案。
二、案件成因
1、建筑行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由于建筑行业多数建筑商挂靠建筑公司,以公司名义,个人出资承揽工程,房屋建筑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多数为业主预支承建),数额巨大,因此,利润率较高,利润空间大。由此形成各包工头为承包到工程使用非正常手段,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工程发包单位负责人及招投标代理机构负责人以获取工程,以至形成建筑领域相对固定的行贿“行情”。
2、监督流于形式。建筑工程的发包、承包要求公平、公正、公开进行,但是当发包人与承包人或者承包人与招标机构形成“猫鼠一家亲”时,便会使权力与金钱的天平发生倾斜,使非法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监督便失去力度,甚至流于形式,由于这种暗箱操作很难被发现、揭穿,实质上,招投标的成功与否只在权力者的股掌之中。
3、“捞一把退休”的心态突出。从查处的几件受贿案看,有4人年龄都在40岁以上,其中一人已年近退休,平均年龄46.8岁,他们大多数深感自己政治前途已到终点,提拔重用无望,为满足退居二线或退休后生活更加富足,便千方百计“出租”权力,捞取不义之财。
4、“卡要”成为习惯。由于权力过份集中,导致掌握实权者形成了不拿钱不办事的腐败恶习。我院在查处某学校出纳受贿案时发现该出纳在短短两年间,收受或索要贿赂100余笔,聚敛不义之财约5万元。
5、招投标行业中执行法律不力。招投标代理机构本应是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投标代理机构系为工程的发包、承包代理中介服务。但是因其垄断地位导致权利过于集中,该组织中的当权者则利用这一服务机构钻法律空子,不认真执行法律、法规,搞“暗中操作”,大肆捞取好处。在查处孙某某受贿案过程中一行贿人供认“不给钱,就休想越过招标关”。可见招投标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远大于法律规范的约束力。
三、预防对策
为有效遏制建筑领域腐败的发生,应对各建筑商承包、发包单位及招投标代理机构采取如下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执法者的守法意识。从查处的几案件看,他们在悔过书中无不谈到没有认真改造好自己的主观世界,“一心向钱看”使他们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锒铛入狱,才如梦方醒,此时才深知当初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由此可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法律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执政为民,遵守法律的意识迫在眉睫。
2、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遏制腐败的有效途径,就建筑领域而言,一是必须规范设计、施工程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二是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投标。
3、建立健全行业约束机制。俗话说“行有行规”,建筑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定,以约束各建筑承包商。一是凡参与投标者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得恶意串通,一旦发现取消其串通者全部招投标资格,情节严重的商请有关部门吊销其从业资格;二是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凡在发包、招投标过程中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出,对举报者给予重奖,对被举报者给予相应处罚;三是建立健全廉政诚信档案,报监督机关备查,凡被查处有过行贿记录的建筑商,在1~3年内不得从事建筑业,不得参与工程招投标。
4、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建筑发包单位在房屋建筑设计、招投标、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中应建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规定,遇重大问题实行民主集中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施方案,对承建单位应进行综合评比。根据其施工技能,设备条件及企业资质予以评分,初选施工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实行无标的招标或无评委招标办法,从而避免业主方个人从中暗箱操作,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招投标中介机构应切实履行居间中介服务职责,不干预工程价格,对工程造价应随市场物价及预算工程师预算相结合,以最低价格和业主单位所能接受的价格作为中标价,以弱化其中介机构的权力。
5、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加大预防打击力度。惩罚是预防犯罪的特殊方式,打击犯罪的目的是预防犯罪。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建筑领域内的职务犯罪,一是大力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宣传,做到人人知法、守法;二是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反腐败斗志,开展举报宣传,使腐败分子难于藏身;三是检察机关作为预防、打击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应独立行使检察权,在党的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各界的支持配合下,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加大查处腐败犯罪的力度,从而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四是对重点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将预防犯罪的关口前移,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唐必学·张典斌
-
浅析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359人看过
-
浅谈当前贿赂案的新特点及查案难点
393人看过
-
探析贿赂犯罪及预防
94人看过
-
浅析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356人看过
-
浅谈当前故意杀人案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481人看过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伤亡事故预防措施
453人看过
投标代理是指为招标人提供代理服务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招标、处理招标事宜等。 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的,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强制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的,或者以其他方... 更多>
-
基层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6基层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是: 1.贪污犯罪较为突出; 2.一把手犯罪居多; 3.贪污犯罪的手段主要是采取私设小金库; 4.挪用公款犯罪多为直接管理、经手单位现金的财务人员、业务员所为。 预防是应采取加大惩处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制约机制等预防措施。
-
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及法律适用浅析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2民间借贷的特点如下: 1、民间借贷纠纷范围逐步扩大; 2、不规范,无担保,债权实现困难; 3、利息高,职业放贷现象出现;等等。 民间借贷适用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浅析流转税的特点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061、以商品生产、交换和提供商业性劳务为征税前提,征税范围较为广泛,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包括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既对国内商品征税,也对进出口的商品征税,税源比较充足; 2、以商品、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一般不受生产、经营成本和费用变化的影响,可以保证国家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 3、一般具有间接税的性质,特别是在从价征税的情况下,税收与价格的密切相关,
-
浅析关于介绍贿赂罪的数额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4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一章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使行贿人莸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 (2)3次以上或者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
-
浅析接受贿赂属于哪种犯罪类型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9介绍贿赂罪的犯罪类型属于贪污贿赂犯罪。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介绍贿赂罪是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直接扰乱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正常管理的工作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