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05 14:13:32 181 人看过

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主体为经营者,行为人以故意方式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正当言论,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造成一定损害。最新规定指出,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造成损害的行为也属商业诋毁。

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认定为商业诋毁行为需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根据最新规定,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竞争对手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界定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界定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一方以不实、虚假或恶意的方式,对他人的商业声誉、产品或服务进行贬低、诋毁或诽谤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商业诋毁行为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素:1.存在虚假陈述或不实宣传;2.对他人的商业声誉或产品进行贬低或诋毁;3.有意图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商业交易。法律界定的目的是保护商业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于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法院将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需满足:行为主体为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身份;行为人故意而非过失;行为表现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采用不正当言辞,诋毁竞争对手商誉,可能造成一定损害。根据最新规定,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应认定为商业诋毁行为。法律界定旨在保护商业主体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法院将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

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但是,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16: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业诋毁相关文章
  • 商业诋毁行为与商业混同行为、虚假标示行为的区别
    一、商业诋毁行为,又称商业诽谤行为,诋毁竞争对手行为,损害信誉行为,指经营者捏造和散布虚伪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从而达到贬损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1、商业诋毁发生在工商业活动中,通常有以下两个特点(1)针对特定的商事主体诋毁的目的在于削减受害方的商业吸引力,降低其竞争优势。(2)诋毁的主题诋毁的主题即为诋毁者言说的话题、所持的话柄。影响企业竞争关系的因素多种多样,诋毁者往往把竞争者工商业活动中的某一因素作为攻击的切入点。(3)诋毁是一种欺骗性信息传播行为,其攻击性言论并非是说给受害人听,使其遭受精神上的打击和折磨,而是面向社会公众,通过对受害人公共关系和社会形象的丑化和扭曲,产生不良评价,进而在交易关系中发生购买转向和注意力的转移。二、商业混同行为的表现形式: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标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
    2023-04-24
    337人看过
  • 法律上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是经营者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故意,但并不排除过失。商业诋毁行为可能或已经造成竞争对手商誉的损害。一、主要特点1、有着明确的意在贬低竞争对手的目的性,直接打击、削弱竞争对手与其进行竞争的能力,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2、行为本身表现为捏造、散布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虚假、不实之情。这里的捏造,既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经营者无论是捏造还是散布虚假事实,都可以构成商业诋毁行为。3、有特定的诋毁对象,即行为所诋毁的对象必须是与行为人存在竞争关系的同业经营者,也即竞争对手,而非其他经营者。所谓由特
    2023-06-24
    475人看过
  • 司考竞争法之商业诋毁行为
    1.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构成这样的行为必须是出于主观故意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如果不是故意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而是采取对比的方式,对产品或服务的客观情况给予描述,即使是通过这种方式使竞争对手的优势明显低于经营者,那么也不能构成商业诋毁行为。例如,某矿泉水经营者通过实验的方式证明纯净水浇花导致花卉的死亡,因此他得出结论人喝纯净水不如喝矿泉水,那么像这种情况,虽然也有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但也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虽然没有权威机构做这种试验,但是这种客观现实是存在的。2.受害经营者可以直接起诉。新闻单位只构成普通民事侵权,而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转自学易网www.stdyez.com注意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行为的区别。虚假宣传行为针对的是自己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
    2023-06-07
    356人看过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提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费者不明真相产生怀疑心理,不敢或不再与受诋毁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活动。若发布的消息是真实的,则不构成诋毁行为。(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如果捏造、散布的虚假事实不能与特定的经营者相联系,商誉主体的权利便不会受到侵害。【提示】应注意的是,对比性广告通常以同行业所有其他经营者为竞争对手而进行贬低宣传,此时应认定为商业诋毁行为。(4)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是显而易见的。
    2023-04-24
    281人看过
  • 禁止商业诋毁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1)、商业信誉对经营者至关重要,商业诋毁行为危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商业信誉直接关系到经营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尊严,据此形成对交易对方的吸引力,从而影响甚至决定了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产收益。良好的商业信誉可以使经营者的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不好的商业信誉可以使经营者的门庭冷落,生意萧条。而通过商业诋毁行为贬低他人的商业信誉,必定使他人的商业信誉受到损害,从而给他人造成经营上的利益损害。当事人通过贬低他人商业信誉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必然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才对商业诋毁行为进行规范。(2)、商业诋毁行为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比较多见。在市场竞争中,一些经营者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产品质量进行正当竞争,而是通过捏造、散步虚假事实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对这种行为不予以规制,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2023-06-07
    116人看过
  • 诋毁商誉行为有哪些
    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实践中,诋毁他人商誉的行为主要包括利用散发公开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公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事实;组织人员,以顾客的名义,向有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作关于竞争对手产品、服务质量低劣的虚假投诉;唆使他人在公众中制造有损于竞争对手商誉的谣言等。 回复: 根据您提供的内容,诋毁商誉行为是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实践中,诋毁他人商誉的行为主要包括利用散发公开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公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事实;组织人员,以顾客的名义,向有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作关于竞争对手产品、服务质量低劣的虚假投诉;唆使他人在公众中制造有损于竞争对手商誉的谣言等。这些行为都属于诋毁商誉的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2024-01-05
    131人看过
  • 商业诋毁怎么认定赔偿金额
    商业诋毁的赔偿金额标准如下: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024-05-16
    367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行为量算是违法行为吗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要件有以下这些: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诋毁商业信誉既遂怎么处罚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可能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27
    403人看过
  • 商业诋毁行为有哪些构成要素
    商业诋毁,是经营者为了战胜竞争对手,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恶意竞争手段,贬低、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从而为自己谋求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声望的定位。商业信誉主要表现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及时结算贷款,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言而有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从而使企业在供应商那里获得良好的信誉;使经营者获得公众的信赖,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使企业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信誉,尤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客户、树立信誉。商品声誉是市场对经营者所经营的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售后等的积极评价,一般是商品通过多年获得或保持的优质、优良服务和努力所建立起来的。但在市场竞争中,少数企业采用虚构事实诋毁竞争对手的事时有发生,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企业并非通过艰苦、诚实的经营去优质、优价争取顾客,而是希望
    2023-06-14
    154人看过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
    1、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虚假宣传的行为要点(1)主体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2)行为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3)结果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4)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3、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
    2023-05-06
    472人看过
  • 诋毁商誉行为如何判断
    诋毁商誉行为
    一、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二、经营者实施诋毁商誉行为。比如通过广告,网络发帖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消费者不明真相产生怀疑心理,不敢或不再与受诋毁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活动。三、主要主观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主观上是故意的。符合这几点,则可以认定为是诋毁商誉的行为,依法应受处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诋毁商誉行为的界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他人商誉行为都是对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侵害,具体表现形式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1、行为主体。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从事市场交易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也可以是普通的消费者;而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的行为主体限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较为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023-07-01
    338人看过
  • 如何对诋毁商业信誉行为进行量刑?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为:诋毁商业信誉的,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犯此罪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中如何规定诋毁商业信誉量刑标准?诋毁商业信誉情形严重的,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依据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二十二条广
    2023-07-06
    175人看过
  • 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商业诋毁行为是损害他人的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一、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商业诽谤行为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谋求自己的竞争优势。3.其侵害客体是特定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4.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对竞争对手进行贬低、诋毁。二、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2022-06-28
    277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行为之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商誉是社会公众对市场经营主体名誉的综合性积极评价。它是经营者长期努力追求,刻意创造,并投入一定的金钱、时间及精力才取得的。良好的商誉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在经济活动中,最终又通过有形的形式(如销售额、利润)回报它的主人。法律对通过积极劳动获得的商誉给予尊重和保护,对以不正当手段侵犯竞争者商誉的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
    2023-06-14
    471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诋毁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更多>

    #商业诋毁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呢?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0
      符合下列要件的行为就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商家是否构成诋毁商誉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有没有法律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0
      符合下列要件的行为就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 如何对待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30
      损害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素有: 1罪侵犯的对象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主观为故意。
    • 商业诋毁具体是指什么行为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2
      (1)利用散发公开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贬损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虚假事实。 (2)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向业务客户及消费者散布虚假事实,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诋毁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声誉。 (3)利用商品的说明书,吹嘘本产品质量上乘,贬低同业竞争对手生产销售的同类产品。 (4)唆使他人在公众中造谣并传播、散布竞争对手所售的商品质量有问题,使公众对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