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通知拘留可以不去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08:41:29 162 人看过

交警通知拘留,已经开具罚单的,不可以不去。

一、人在车上违章停车被拍照会罚款吗

违章停车被拍照但未开罚单,如果交警记录的违法信息清晰,会在采集后录入违法管理系统,违法行为人要交罚款。1、该行为处罚措施为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一般是100元,违停路段无禁止停车标志的,不记分,有禁止停车标志的,可记3分。2、因为违法停车的违法行为一般驾驶人不在现场,因此都没有现场开具罚单,最多开违法停车告知单,因此,该行为也没有固定的处理期限,只要在车辆年检前处理好即可。

二、交通法规定车辆违章罚款怎么交

车辆违章罚款如果是开具处罚决定书,或者是当场开的罚单,可以直接到交警处罚单上的指定银行进行缴纳即可;如果是超速和闯红灯非现场处罚。我们就要到交警队去处理,是否违章确定后开具处罚决定,之后到指定银行缴纳即可。

三、停车被抄牌年检怎么样?

可以年审的时候处理。因为现场开的处罚单超过十五天不交罚款要交滞纳金,但非现场的违章只要不超过五条,可以到车子年检的时候再去处理。交通违章罚款以交警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单日期为准的,接到交警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单后必须15日之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超过15日之后就收滞纳金。电子眼拍摄的非现场违章,只要在车辆年检前去交警机关接受处理,然后持交警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单15日之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就可以了,超过15日之后也收滞纳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14: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警告相关文章
  • 拘留后通知家属可能有碍侦查可以不通知吗
    一、拘留后通知家属可能有碍侦查可以不通知吗拘留后通知家属可能有碍侦查可以不通知。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08条规定:拘留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送达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予通知:1、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2、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3、其他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二、拘留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023-04-13
    454人看过
  • 拘留通知通常去哪里
    刑事诉讼法
    拘留通知寄到哪里去了?公安机关实施刑事拘留时,需要通知被拘留者家属,因此拘留通知书将发给被拘留者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员,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者送看守所羁押,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通报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恐怖活动犯罪可能妨碍侦查的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者家属。妨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羁押人的家属。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对被拘留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2023-05-31
    111人看过
  • 对方交通肇事可以让警察拘留他吗
    1、《治安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2、《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的时间当然从做出拘留决定实施拘捕后起算,拘留通知书上面会有记载。拘留后37天内检察院会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批捕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等候法院审判。整个过程通常需
    2023-06-13
    379人看过
  • 交警会在什么时候通知拘留
    去交警队拘留需要等交警队的处罚决定书。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50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被处罚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2023-04-14
    373人看过
  • 违停交警可以不通知就拖车吗
    一、违停交警可以不通知就拖车吗1、违停交警可以不通知就拖车。如果驾驶人不在场,除了进行罚款贴罚单之外,如果停放的车辆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交警部门有权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二、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拖车1、事故无法现场处理或需对车辆进行鉴定的;2、车辆无人看管,妨碍交通的
    2023-08-08
    108人看过
  • 治安拘留不去可不可以?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拘留决定后,当事人是需要执行的,但当事人可以申请暂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第一百一十条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第一百一十一条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被撤销,或者行政拘留处罚开始执行的,公安机关收取的保证金应当及时退还交纳人。综合上面所说的,治安拘留如果不予被拘留一定要符合所规定的条件,只有确定当事人还是属于没有完全的民事能力,或者是当事
    2023-03-14
    323人看过
  • 短期拘留可以不通知家属么
    不可以。除非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否则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以便让他们知道。不通知家属行吗24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才能够进行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七条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应当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本条规定的“无法通知”的情形适用本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的规
    2023-08-14
    339人看过
  • 刑事拘留可以通过警官知道关什么地方吗
    羁押在犯罪地看守所或者指定的看守所。看守所依法羁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看守所管理人犯坚持依法管理和文明管理,保障人犯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组织人犯进行法制、道德以及必要的形势和劳动教育。在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前提下,组织人犯进行适当的劳动。《看守所条例》第三条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人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人犯进行教育;管理人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条看守所监管人犯、必须坚持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和文明管理,保障人犯的合法权益。严禁打骂、体罚、虐待人犯。第三十三条看守所应当对人犯进行法制、道德以及必要的形势和劳动教育。第三十四条在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前提下,看守所可以组织人犯进行适当的劳动。人犯的劳动收入的支出,要建立帐目,严格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
    2023-02-28
    158人看过
  • 涉嫌交通肇事罪交警队可以直接取保不拘留吗
    涉嫌交通肇事罪交警队可以直接取保不拘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第八十二条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一、取保候审的期限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
    2023-03-16
    234人看过
  • 违法了签完拘留通知书以后有可能不拘留吗
    一、违法了签完拘留通知书以后有可能不拘留吗是否需要拘留就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节执行第一百零三条: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你签字与否不影响行政处罚,签字仅仅是证明了,已经告知你的权利与义务。当然了,你可以拒绝签字。二、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书会给到哪些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依据上述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或者在处罚决定作出后的两天内送达被处罚人,并通知被处罚人家属。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三、行政拘留的相关内容有哪些?1、行政拘留也叫做治安拘留,是一种
    2023-03-30
    397人看过
  • 去拘留所看朋友需要带拘留通知书吗
    根据《拘留所条例》的规定,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拘留所的会见区进行。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对下列人员的拘留在拘留所执行:(一)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给予拘留行政处罚的人;(二)被人民法院依法决定拘留的人。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告知被拘留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规定。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后,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为被拘留人提供的拘留期间生活必需品应当由拘留所检查登记后转交被拘留人。非生活必需品,拘留所不予接收。
    2023-06-14
    271人看过
  • 非现场交通事故肇事者承认酒驾抓去不去拘留可以吗
    不,一切必须依法进行,不得因承认违法事实而影响处罚程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依法处罚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如果有逃跑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同时依法决定终身不得取得汽车驾驶执照。酒驾不去拘留会怎么样酒驾拘留不去是会强制的。根据法律规定,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超过15日不去接受处罚的,每超过一天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而且会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
    2023-08-05
    239人看过
  • 肇事者承认酒驾交警不拘留可以吗
    不可以,一切得依法进行,不能因承认有违法事实影响处罚程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具有逃逸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同时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车被酒驾撞了肇事者逃逸怎么办一、车被酒驾撞了肇事者逃逸怎么办1、车被酒驾撞了肇事者逃逸的,应当报警,由警察追究逃逸者的责任。具体是:(1)车被酒驾撞了肇事者逃逸,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2)车被酒驾撞了肇事者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
    2023-08-02
    296人看过
  • 交警拘留通过法制科吗
    属于刑事犯罪拘留的会有案底,属于治安类的拘留、行政拘留无案底。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一、包庇罪有案底吗1、包庇罪留有案底。2、包庇犯罪分子这个情况达到严重就会构成包庇罪,包庇罪在成立之后一般在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所以说当然会有相应的犯罪记录,未成年的会封存起来。3、案底是必须要经过判决后才有的。4、刑事拘留以后有可能会有案底,如果是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留下案底的。5、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
    2023-03-10
    256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警告
    词条

    警告的适用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的书面谴责和训诫。警告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制裁性质。警告的目的是向违法者发出警戒,声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法,使受罚人精神上受到损害,促使其引起应有了的意和警惕,尽力避免再犯。警告一般适... 更多>

    #警告
    相关咨询
    • 被拘留者的家属通知被拘留者可以报警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4
      1、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2、拘留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应当在拘留
    • 交警一般多久通知拘留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4-14
      去交警队拘留需要等交警队的处罚决定书。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
    • 拘留后家里会不会通知通知家人去拘留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8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当事人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时,会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
    • 想知道拘留一个月可以去拘留所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6
      应该是“拘役一个月”吧如果是法院判决决定的,就应该是“拘役一个月”。拘役一个月,应该关押在看守所。“醉驾”,不犯罪的,行政拘留最多十五天。《刑法》规定“醉驾”按照危险驾驶罪处罚,拘役一至六个月: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
    • 拘留后家属可以不能通知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20
      法律分析 拘留能通知家属。除非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否则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而当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但是被拘留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除以上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该通知家属,避免家属担忧,也是保障家属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