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车险理赔中异地出险理赔为案例,说说理赔的事。
上周末,王先生驾车从老家河南返程回北京。行驶途中,与左边车道一辆紧急变道的车相撞,左前灯和对方车右后门受损。李先生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王先生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才见到保险公司定损员。该定损员从一大叠定损单和报案单中,翻出李先生的报案记录;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填单和定损工作。
定损工作完成后,该定损员建议李先生回到投保地再维修,理由是现在不影响正常行驶功能,一旦需要重复修理,就可以避免往返两地。
王先生再次打电话与保险公司沟通,保险公司同样建议王先生回来进行维修。并被告知,在车辆维修结束后,王先生可以带相关索赔单证,领取赔款。
相比较一般的车险理赔,车辆在异地出险,理赔中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
报案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全国统一的报案电话,如**财险95518、**财险95512、**保险95585等等。然而,由于各家保险公司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不同,案件的受理方式和流程也有着较大区别。**财险客户在异地出险报案,都是由当地的分支机构直接受理。**财险则略有不同,客户在任何地区拨通报案热线,都将被直接转到位于上海的全国后援中心。
定损异地出险后的定损也是很有讲究的。目前,有两种定损方式可供选择:出险地就近定损和回保单所在地定损。就地定损是异地出险车辆较为常见的定损方式,由受理报案的分公司直接完成查勘、定损工作。要提醒的是,选择回保单所在地定损,必须事先报案并征得保险公司的同意,否则很可能被保险公司视为错过报案期限处理。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采取这种定损方式,若事故损失较大或发生人员伤亡,车辆必须在当地完成查勘。
修理原本较为简单的事故车维修,在异地出险的情况下,也需要重新被重视起来。不少车主出险后,在没有经过定损前,就选择先修理,往往无法得到保险理赔。在车损不影响正常行驶功能的前提下,并不推荐车主就地进行维修。因汽车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一旦需要重复修理,车主可能需要往返两地。
理赔款领取赔款也有就地申请领取和回保单所在地再领取两种方式。据了解,绝大多数车主为不影响行程都选择后者。按照车险全国通赔规则,车主回到承保地后,可以凭借理赔材料到分公司索赔。但若车主急需这笔赔款,也可以申请在出险地领取赔款,但必须属于快速理赔范围。
误区一:先修理后报销
有些车主,在车辆出险后并不是立刻向保险公司报案,而是先找修理厂,修完车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费用,其实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理赔的一般程序。
其实,出险后应首先打110报案,并拿到交警开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以便日后可提供警方的有关事故记录。
在交警处理完事故后,车主应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派人查勘、定损,然后才是对车辆进行修理,最后提交单证、赔付。
如果车主不向保险公司报案先修理车辆,在理赔时保险公司认为修理费用高出定损的费用,差额部分将有可能由车主自己承担。所以先定损后修车,是对被保险人自身利益的保护。
误区二:事故责任大包大揽
有的车主认为反正有保险公司赔付,事故中的责任认定并不重要。在进行认定时,有的车主“不怕”承担责任,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保险公司的理赔依据是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对于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根据车主承担的责任轻重,制定了不同的赔付比例。在责任认定中,车主一定要明确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一定不要承担,切记不要对责任“大包大揽”,避免留下后患。
误区三:出事当然要全赔
消费者往往喜欢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我买了保险,出了事故就得全赔。其实根据保险条例,并非所有的事故都能得到全额赔偿。
据了解,通常投保人在买保险时,往往只投有风险和强制购买的保险,一旦出现全责理赔,保险都要扣除20%的不计免赔率,即只赔80%,其余归投保人承担。
投保人要想得到全额赔偿,前提条件是只有购买“不计免赔附加险”。
实际上投保了不计免赔险,也不是一定就可以获得全额理赔。
保险公司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会对一些特定的事故,定出单独的免赔率,这些免赔率是不属于不计免赔范围的。如多次出险、超范围行驶、理赔证件不全等等,保险公司会加扣免赔率。
对于找不到第三者的事故,保险公司通常认为难以客观判定当事车主的实际事故责任,其理赔标准无法将车主事故责任作为理赔参考依据,所以保险公司设定了特殊的加扣免赔率。
误区四:定损、修理、理赔不分家
几乎所有车主都认为,和4S店联合定损就是实际的维修费,也是保险理赔的金额。
实际上定损是保险公司的程序,之所以和修配厂联合定损,是因为保险公司不是全能的,它要听取4S店的意见。
4S店不能左右定损额度,保险公司会综合各方情况后,给出合理的定损额度,定损一旦完成,理赔额度也基本确定了。
至于如何修理已与保险公司无关,由车主和修配厂来决定,实际修车费用视车主要求可能高于或低于定损额度,甚至修车地点也可能不是协助定损的厂家。
误区五:委托修理厂理赔
很多车主为了避免麻烦,发生事故后不与保险公司直接联系,就将理赔全权委托给较为熟悉的修理厂。这样做虽然挺简单,但也存在不小的风险。
一些规模小、资质差的修理厂往往利用客户的信任,用便宜的零部件为客户修理,以高价的零部件向保险公司索赔,这样修理厂就可以获取不同零部件之间的差价。
这样做如果被保险公司查实,车主不但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还会在保险公司留下不良的记录。就算没有被保险公司发现,在续保时车主也会由于事故记录增多,而得不到费率上的优惠。
-
购险指南:细数汽车保险理赔五大误区
115人看过
-
投保人寿保险可能会存在哪些误区
385人看过
-
汽车保险理赔过程中常见的4个误区
433人看过
-
交强险赔偿范围存在理解误区
253人看过
-
交强险存在误区
307人看过
-
有些事故保险不赔夏季车险理赔误区
170人看过
保险理赔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险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行为,是直接体现保险职能和履行保险责任的工作。... 更多>
-
现在汽车保险与传统汽车保险的区别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保险费会更高。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都可以在经销商处买车时直接上保险,车险中涵盖的种类几乎没有差别。虽然电动汽车的险种和传统燃料汽车一样,但电动汽车的保费要高于同档次的传统燃料汽车。原因很简单,由于车险险种保费价格均由车价决定,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成本造价相差较多,新能源汽车车价一般会更高,保费也就相应较高。而有部分纯电动汽车还要按享受补贴前的原价上保险,这样一来,保费会更高。而且目前电池无法单独
-
车险理赔的误区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5车险理赔一般会存在以下误区:投保全险等于保险公司全赔。实际上只有发生交通事故才会赔,被砸等不会赔;提高车损险的保额就能获得更高的赔付,实际上车损是按照比例赔偿的。
-
汽车保险误工费的赔付标准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13保险修车交通费误工费赔偿标准是: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汽车停在小区被砸保险公司理赔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7下面是车停小区被砸保险公司理赔吗的回答: 情况一:汽车在马路两侧停放被树砸伤,车主没上车损险 园林处为马路两旁的每一棵树都上了保险,如果市民的汽车在路边被树木砸伤、划伤,车主可带着相关证件到园林处登记,最后可以获得95%的赔偿。 情况二:汽车在马路两侧被树砸伤,车主有车损险 如果车主的汽车由于风大被大树砸到,保险公司最高可为车主提供70%的赔偿,其余的30%车主可以找园林处或树木的负责部门进行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存在哪些误区呢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21、随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由于道路交通事故侵权相对其他侵权的特殊性,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对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还不甚了解,认为只要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侵权,就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由此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在支付了较高的诉讼费后,不但得不到赔偿,反而增加了过重的心理负担。2、盲目要求高额精神损害赔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法院对部分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支持率不断提高,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