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惩各类刑事犯罪有哪些对策?
(一)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明确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职能定位。
(1)打击犯罪职责。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是检察机关的核心工作,也是该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今后,检察机关将坚持严字当头,打防并举的原则,把工作落脚点放在维护区域经济社会稳定上。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区域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把打击的锋芒直接指向该地区严重暴力犯罪、流窜犯罪、涉枪犯罪、黄赌毒犯罪及黑恶势力的集团犯罪,对那些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犯罪,主动出击,提前介入,依法快捕快诉,绝不在检察环节贻误战机,配合侦查、审判机关严惩犯罪,进一步提高打击犯罪的力度。
(2)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在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共同整治社会治安。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将对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依法履行“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职责,消除社会治安隐患,从而促进力量整合,真正形成“综合”的强大优势,达到“治理”效果。
2.完善检察机关与其他单位的工作衔接机制。
(1)与行政执法单位的工作衔接
行政执法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承担着广泛的打击、防范和管理职责,检察机关将按照《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发展规划》的内容,不断发挥行刑衔接平台作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维护区域社会治安稳定。
(2)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的工作衔接
检察机关将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部署,积极主动与公安、法院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与协作,并在侦查、批捕、公诉等办案环节体现从重从快的“严打”工作方针,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治安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刑事犯罪活动,确保一方平安。
(二)不断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管理工作
1.加强对出租房的管理。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要作好日常工作。首先要走群众路线,加强基层居民委员会和治保会的建设,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其次加强对出租人的管理。对出租人的管理一是要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其法制意识;二是出租房所在街道管理部门要与出租人签订租赁房屋的治安责任书,明确其责任,以合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约束;三是要督促出租人严格遵守与执行住宿人员登记报告制度;四是对违反出租房屋规定的人要给予重罚和严厉打击,以起到惩戒作用。
2.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首先,应当逐步建立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手段。如将身份证、工作证、暂住证等多功能合一,既包括个人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指纹、血型等不变信息,也包括工作单位、暂住地、婚姻状况、来或离开某地的时间、社会保险等可变信息。其次,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该区应当建立针对外来流动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基于保障公民人权的需要对特困居民实施的一种无偿救助制度,当来京务工人员遭遇失业或者天灾人祸等特殊困难时,政府对于合法登记的来京务工人员可以参照本地特困居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同时,可以由政府拨款或者同民间组织合作设立一些收容所,暂时为特困流动人口提供住处和食物,防止他们因生存所迫而实施犯罪。最后,还应加强对地区流动人口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该区于2006年颁布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办理(试行)》中第四条规定:“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主管全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镇、街道流管办的工作……,各职能部门各自履行工作职责,实行行业管理。”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在形式上把公安、工商、计生、教育、城管等相关部门都纳入到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当中,同时也设立了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但是,限于行政级别问题,该机构根本无法组织协调众多同级单位共同开展工作。因此该区应当成立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整合公安,计生、工商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为流动人口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联合执法等工作,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3.加大行业整顿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废品回收点不定期进行清理整顿,堵塞销赃渠道,严厉打击销赃、收赃的违法犯罪行为。还应当由文委、工商、城管等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对旅店、洗头(脚)房、卡拉ok厅等行业进行经常性的清查整顿,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法滋生蔓延。
-
严厉惩处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
492人看过
-
9类严重刑事犯罪是指哪些
352人看过
-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都包括什么内容?
355人看过
-
各类信用卡犯罪日趋严重
84人看过
-
有哪些类型的刑事犯罪
196人看过
-
对食品犯罪必须严惩!
297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9类严重刑事犯罪是指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49类严重涉恶刑事犯罪具体是指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开设赌场罪,故意损坏财物罪等。至于其他的严重的刑事犯罪,刑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出所谓的九个类别,九类严重刑事犯罪只有以上涉恶犯罪行为。
-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1该文件全称《关于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1983年8月25日),扭转了80年代初我国刑事犯罪多发的态势,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
-
刑事惩罚的种类有哪些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2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附加刑有以下三种: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
-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严守实施强奸罪,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要求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和衡量执法成效的基本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期,要有效遏制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保持高压威慑态势,依法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突出打击整治重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紧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群
-
刑事放火罪共犯类型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3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的犯罪类型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