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一般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刑法的一大进步。但是冷静下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其在立法和司法上仍存在问题。
一、罪刑法定原则是行为时法原则,应增加行为时的规定
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与国外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相比,少了行为时的限制。行为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倘若法律现在没有规定某种行为是犯罪或者对某种犯罪规定了较轻的刑罚,但事后制定一个新的法律确定该行为是犯罪或者对某种犯罪改为适用较重的刑罚,那么审判时是否可以根据行为后的这项法律对其定罪或者适用较重的刑罚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实际上,由于没有写行为时这三个字,所以行为后的法律规定为犯罪,若依照新法来定罪处罚,也很难说违反了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应当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中增加行为时的规定。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双面表述模糊了其本质,有必要删除正面表述
我国刑法第3条的规定包含了正反两方面的意思表达。这种表述留下了一些问题:第一,模糊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含义。罪刑法定原则是为保护公民正当权益,是对国家追诉权和刑罚权的使用施加了一种必要的限制。双面表述,似乎不偏不倚,但使得该原则最本质的含义变得模糊,对在司法中确立法治理念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从应然角度讲,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绝对的。而法律明文规定是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这种正面的表述则是相对的。实际上,我国法律上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并不一定要定罪,更不一定要处罚。正面的表述并不具有绝对性。双面表述将对罪刑法定原则最重要的含义起到消减的作用。司法者可能会寻求这样的例外:法无明文规定可以定罪,法无明文规定可以处罚。因此有必要删除罪刑法定原则的正面表述。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三个司法误读
第一,关于口袋罪的司法误读。我国非法经营罪的最后一项是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个其他,就有可能留下了一个黑洞。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能不能很好把握其他,完全有赖于司法机关和司法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以及他们对法律的准确解读。我国司法机关对于非法经营罪中的这个其他作了许多解释,从而使该罪名扩充了很多内容。实际上,非法经营罪作为一个新的口袋罪不断膨胀的势头仍在继续,这使非法经营罪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罪。笔者以为这是一种误读,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和它的法治精神。
第二,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司法误读。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贷款诈骗罪,因此不追究单位诈骗贷款罪的刑事责任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法律规定了个人贷款诈骗罪,单位中的个人具体实施了贷款诈骗的行为,当然应该追究该个人的贷款诈骗罪责。至于个人是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为了单位的利益而实施犯罪,以及犯罪所得归个人还是归单位,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然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的意见,既不可以对单位进行处罚也不能对个人处罚,这就是司法解释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僵化误读所产生的轻纵犯罪的结果。
第三,关于诉讼诈骗的司法误读。诉讼诈骗是指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证据等方法,通过诉讼骗取对己有利的法院裁判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中认为诉讼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构成其他犯罪的,应当以相关罪名进行追诉。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诉讼诈骗行为完全具备诈骗罪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本质特征。诈骗犯罪行为直接欺骗的对象不一定是财物所有权人,也可能是对财物没有所有权但有支配权或保管权的人。在诉讼诈骗中受骗的是对财物的处分有裁判权和执行权的法院,而不是被害人。因此,诉讼诈骗符合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陈泽宪
-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459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原则的探究
345人看过
-
对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体系的反思
476人看过
-
公司法三原则在我国是怎样规定的?
273人看过
-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什么和什么
105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未来发展趋势
115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更多>
-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意思,我国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有何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宣告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法典化,表明我国刑法由偏重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向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并重转变的价值取向,标志着我国刑事与法的一个重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只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在刑法中。97年刑法修订以前,我国宪法规定法和刑法对
-
-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刑法明文的规定和处罚原则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2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就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但该原则的思想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
-
论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刑法和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8《》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适用本法。这就是刑法的“从旧兼从轻”原则,该规定主要是针对我国新旧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
-
如何判断某种解释方法、解释结论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7罪行法定原则要求的是严格按刑法条文办事,但是由于刑法条文的言词本身的局限性,刑法条文表达的意思不是都很明确的,所以这就涉及到刑法的解释。一个词语表示的意思是广泛的,就像中心点向外辐射,所以其核心定义是很明确的,但是越往边缘,那么意义就越不明确,所以刑法解释是否符合罪行法定原则关键在于判断边缘意义。如果要为刑法解释的合理性做个标准,个人认为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判断该解释是否可以为原词所包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