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形神兼备”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03:00:36 294 人看过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此次审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涉及的修改内容比较多;新增加和拟修改的内容主要有七个方面,即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下一步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然后再次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为此,本版特推出聚焦刑诉法修改专题,介绍并考察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做法,以资借鉴

强制措施被作为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谓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纵观世界上一些法治国家的经验,不难发现,在强制措施规定上,强调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并重、立法论与解释论并行以及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兼顾

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对一系列干预公民基本权利的强制措施予以有效的法律控制,而入法本身并不意味着其法律控制就是有效的,因此,在修法之际,不仅要考虑新增哪些强制措施的种类,更应思考的是以何种程序与标准予以适用,否则我国刑事诉讼的面貌难有实质性改观。

纵观西方各国法制不难发现,在强制措施问题上,尽管法律渊源存在差别,但其实质内容则大同小异,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对我国极具启发意义。

第一,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并重。

尽管相对刑法而言,刑诉法属于程序法的范畴,然而单就刑诉法本身来看,亦可做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的区分。强制措施的种类与条件属于实体性规则,各种强制措施如何决定与执行则属于程序性规则。强制措施法定主义在刑诉法中的作用类似于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它要求国家在刑事诉讼中采用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明文授权,并且应遵守法律设定的限制条件。我国试图在法条中新增强制措施的种类,其实也是在努力满足法定主义之要求。

但是,正如离开了刑事诉讼程序,刑法将无法实现一样,离开了程序性规则,法律明文规定的各项强制措施也难以获得妥善适用。司法审查原则便是在强制措施问题上,为目前西方各国共同采用的程序性规则。该原则要求个案当中特定强制措施的法定条件是否满足,应由司法机关审查决定。司法审查原则起源于英国宪政史上的人身保护令状,因此,在许多国家又被称为令状主义。这一原则的核心意图在于通过分权制衡的机制,防止强制措施适用的泛滥。据此,为了侦查犯罪的需要,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干预之时,侦查机关仅仅具有申请权,而决定权掌握在司法机关手中。若少了这层屏障,即使法律对各项强制措施规定得再全面,亦难免失去控制而蜕变为杀人利器。

相对于实体性规则而言,程序性规则更为关键,后者才是衡量一国刑事司法之法治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因此,目前对我国而言,最重要的或许并不是新型强制措施的增设,而是为强制措施的适用设定符合法治基本要求的程序性规则。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即使是在作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中依然根深蒂固。在强制措施问题上,只有实体与程序二者并重,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立法论与解释论并行。

若要对刑事强制措施施加有效的法律控制,单纯依靠立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西方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第二个共同的特色便是立法论与解释论并行,甚至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后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者。换言之,各种强制措施适用于个案的情况极其复杂,单纯依靠立法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该目标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依赖解释论上的积累始可达成。其解释论上的重要工具之一便是比例原则。

根据欧陆法学上的通说,所谓比例原则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国家机关为达到某一特定公法目的所采行之手段,必须适合或有助于其目的之达成。其次,该手段应以最小干预为限度,即应当在几种同样有效的手段当中,选择对公民基本权利干预最小的手段。最后,该手段的强度不应超过达成目的所需的范围,同时因其限制所造成的不利,不得超过其所欲维护之利益。在欧陆各国,比例原则是一项具有宪法位阶的原则,就刑事强制措施而言,不仅立法不得违反该原则,而且在具体的刑事诉讼程序中,每一强制措施的实施,均需接受比例原则的检验。

比例原则作为一项从司法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学说,其适用亦需结合个案具体情况予以考量。可以说,离开了比例原则,某一具体强制措施的采用是否妥当几乎无从判断。我国多年来一直过分依赖立法的作用,试图通过抽象的法律条文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实际至少在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上,采行司法审查原则的西方各国均赋予了司法官相当大的裁量空间,以求通过立法与司法的双轨并行,达到最佳的法律控制效果。

第三,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兼顾。

刑事诉讼法作为法不仅要考虑各项强制措施适用的条件与程序,还必须考虑当这些条件与程序被违反之后应产生何种法律后果,否则,单有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的规则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法律规则。为保障各项法定强制措施能够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西方各国普遍设有详尽的法律后果性规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非法证据之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原本产生于美国,但随着二战之后人权保障观念的增强,它早已不再是美国的专利,而成为西方各主要法治国家普遍奉行的一项制度。如传统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代表国家德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对证据排除理论的探讨。到了1951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著名的拒绝证言权案中,确立了战后非法证据排除的第一个标志性判决。如今,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理论早已蔚为大观,成为许多法治后进国家竞相模仿的范本。非法证据排除在我国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最高人民法院最近亦有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但其关注点依然主要停留在防止刑讯逼供的有限范围之内。其实,如何凭借排除非法证据实现对强制措施的有效法律控制,应是我国刑诉法进一步修改之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8: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文章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
    《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措施不服的,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复议申请的第二日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请复核,上一级机关应在接到复核申请的第二日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决定为终局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进行复议、复核时,应召集案件承办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到场,由案件承办人说明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根据,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可以对此进行反驳。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应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申请权,即应明确规定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不当时,有申请变更的权利。被申请的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会,由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或者人民检察院
    2023-06-14
    442人看过
  • 什么是刑事强制措施?我国刑事强制措施都有哪些?
    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1.拘传,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2.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3.监视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4.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5.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
    2023-03-09
    337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凭证能撤销吗
    刑事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对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是剥夺。强制措施凭证可以进行撤销的,需要满足主要证据不足的,违反法定程序的等情形。一、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有以下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拘传,是指办案机关依法强制拒绝到案的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指办案机关责令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后不拘留嫌疑人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是指办案机关禁止犯罪嫌疑人擅自离开指定的住所、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不能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的嫌疑人适用。拘留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反犯罪嫌疑人采用的关押在看守所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是指为了防止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或审判,办案机关依法剥夺其人身
    2023-06-04
    377人看过
  • 强制措施中可以切换吗,刑事强制措施种类
    一、强制措施中可以切换吗刑事强制措施是可以切换的,例如取保候审到期后,案件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变更刑事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九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二、刑事强制措施种类(一)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2023-04-10
    421人看过
  •  治安限制与刑事强制措施的区别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拘留,这是执法机关强制执行的一种措施。而治安拘留则是依据我国颁布的治安处罚条例进行的处罚,是一种处罚手段。在刑事拘留处理的对象中,主要是指已经触犯了刑法的行为人,旨在对正在实施犯罪或是有嫌疑的人追究其责任。而治安拘留的对象则是已经被确定违法治安管理条例但未犯罪的违规行为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拘留,这是执法机关强制执行的一种措施。而治安拘留则是依据我国颁布的治安处罚条例进行的处罚,是一种处罚手段。在刑事拘留处理的对象中,主要是指已经触犯了刑法的行为人,旨在对正在实施犯罪或是有嫌疑的人追究其责任。而治安拘留的对象则是已经被确定违法治安管理条例但未犯罪的违规行为人。 治 安 拘 留 与 刑 事 拘 留 有 何 异 同 ?治安拘留与刑事拘留是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虽然它们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但它们的性质、目的和程序存在异同。异同点:1. 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2.
    2023-09-13
    228人看过
  • 强制措施只有警察采取吗,刑事强制措施的时限要求
    一、强制措施只有警察采取吗刑事强制措施不是只有警察能采取,人民法院、检察等司法机构,对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八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二、刑事强制措施的时限要求1、拘传。是司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2、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
    2023-04-18
    178人看过
  • 仲裁调解制度探析----兼论调解制度的构建
    [摘要]:仲裁调解制度的改革应按照怎样的思路,循着怎样的步骤进行?作为一个仲裁制度起步较晚的国家,我们在各项制度的设计和构造中常常有必要审视先行者的足迹,为我们的改革寻找可供借鉴的模式或可资参考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制度作比较详细的考察和评析,以便为我们的仲裁调解制度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上的支持。[英文摘要]:[关键字]:[论文正文]:和解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理想途径。联合国大会在其1980年12月4日通过的第35/52决议中推荐,在国际商事关系中发生争议而且当事人寻求通过调解方式友好解决他们的争议时,使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调解规则。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业仲裁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会均定有调解规则。在我国的仲裁制度中,调解制度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仲裁的调解制度与国际上先进的仲裁大国的调解制度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我国现行的
    2023-06-06
    460人看过
  • 实施就业预备制度的保障措施
    1.加强对实施就业预备制度的领导为保证就业预备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上海市实施就业预备制试点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提出有关就业预备制度改革的建议,组织试点工作的信息交流与总结,开展实施就业预备制度政策的宣传活动。指导小组由市劳动保障局领导任组长,市劳动保障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考试院等单位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2.落实所需资金实施就业预备制所需资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多渠道筹措。(1)由市财政局根据《关于市区未被录取的初、高中毕业生短期培训经费补助办法的通知》中规定的经费支出渠道和市劳动保障局拨出的资金,作为就业预备制度专项经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制,予以不同标准补贴。(2)适合参加就业预备制度的人员,按标准缴纳学费。具体标准可比照技工学校学生收费标准,商物价部门确定。对国家急需的非热门技术工种应少收或不收。(3)委托培
    2023-06-05
    81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的类型包括哪些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有:1.合法性原则。各强制措施的采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适用;2.必要性原则。各强制措施,只有在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有必要时才能采取;3.相当性原则。适用何种强制措施,要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和犯罪的轻重程度相适应;4.变更性原则。任何强制措施,随着诉讼的进展和案情的变化要及时进行变更或解除。二、刑事强制措施的类型包括哪些刑事强制措施包括:1.拘传。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2.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3.监视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
    2023-02-21
    326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何时解除
    刑事强制措施
    第一,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期限应当解除该强制措施。第二,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也即24小时内解除拘留,如果应当拘留的,公安机关三日内提起批准逮捕,特殊情况可延长,不批准逮捕的立即释放。第三,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必须立即释放,而如果批准逮捕,则一直到审判阶段都不能接触。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一般如果超期应当予以解除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拘留、逮捕一般是在发现不当时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合同的解除时间限制是多久合同解除的时间限制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
    2023-06-30
    66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的失范现象及控制
    刑事强制措施作为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并且与公民权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有着重要影响。刑事强制措施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如果适用不当,必然会对公民基本权利造成侵犯。由于观念和制度上的原因,我国现有的刑事强制措施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适用过程中产生了没有立案就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随意适用拘传、滥用拘留和逮捕、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适用不当等不规范现象即失范现象,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刑事强制措施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司法审查、司法救济等制度。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司法审查、侦羁分离、扩大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确立“成比例”或“相适应”原则和完善刑事强制措施的救济制度等途径来控制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以达到准确、规范
    2023-06-14
    374人看过
  • 中日刑事强制措施比较
    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的手段和方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强制措施。其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仅仅是限制而非剥夺人身自由;拘-传虽可以视为剥夺人身自由,但是时间相对较短;拘留和逮捕则附带有相当长的羁押后果。在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方法中,只有逮捕和羁押两种与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相对应。其中,逮捕只是一种强制到案的方法,可以作为收集口供和其他证据的侦查手段,但却不必然产生羁押的后果。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如果需要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关押,必须经法院批准变更为羁押措施后方能实施。而反观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不但种类多、标准不一,而且也缺乏相应的监督。这导致司法机关在实践中滥用强制措施、非法拘禁和超期羁押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地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中日两国刑事强制措施的立法和实务进行比较
    2023-06-14
    452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的诉讼地位
    1、“程序的及时终结性”。英国有一句著名的法律格言:“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因此,刑事诉讼程序应当及时形成裁判结果,不应过于拖延。否则,就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如犯罪证据的流失;侵犯被追诉者及其家属的人权(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伤害);甚至产生不公正的裁判结果和冤假错案。刑事诉讼中关于各种强制措施的期限规定以及严禁超期羁押的精神无疑会对及时产生裁判结果起到积极作用。2、“程序的对等性”。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处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状态之中,其辩护能力根本不能和拥有强大国家强制力的司法机关的控诉能力相提并论。因此,符合正义的刑事诉讼法必须赋予被追诉者一系列诉讼权利,尽量地缩小这种“天然差距”,最大限度地促成控辩双方受到同等的对待。尤其是司法机关对被追诉者采取强制措施以后,可能直接导致被追诉者的防御能力急剧下降,如果不对司法机关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加以制约的话,就会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
    2023-06-14
    206人看过
  •  规范刑事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告人有犯罪行为或犯罪事实的情形。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和拘留。逮捕的条件包括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犯罪后立即被发现的、受害者或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他犯罪、在周围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试图自杀、逃跑或逃跑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不说真实姓名、地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来保障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刑事强制措施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拘留五种。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必要的应当依法逮捕,这是逮捕的条件。拘留条件是1、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
    2024-01-10
    440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查明案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更多>

    #刑事强制措施
    相关咨询
    • 管制是刑事强制措施吗刑事强制措施有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23
      管制是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
    • 什么是刑事强制措施,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有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1
      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拘传,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3.监视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
    • 刑事强制措施是否必须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05
      刑事强制措施不必适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 刑事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内容包括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8
      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财物实施查封、扣押、冻结、传唤等行政行为;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有权依法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侯审、等强制措施。
    • 精神病人强制措施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1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二十四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社会危害已经达到犯罪程度,但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可以继续危害社会的,可以强制医疗。第五百二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对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申请强制医疗的,由被申请人实施暴力行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被申请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更适合审判的,可以由被申请人居住地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