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留地是不可以建房的。首先农村自留地有别于宅基地、或者是承包地,虽然同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是自留地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补给,一般是为了让农民利用剩余劳动力和时间,生产各种农副产品,改善生活条件的。自留地是中国农业合作化以后,为照顾社员种植蔬菜和其他园艺作物的需要,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分配给社员长期使用的少量土地,其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使用权由农民以户为单位行使,每户使用的自留地的数量,一般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百分之五。
农村自留地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农村自留地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
农村能否自行建造50cm的自住房?
187人看过
-
农村自留地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农村自留地能建房吗
430人看过
-
政府能否强行征用农民的耕地以建造农村房屋?
316人看过
-
农村户口购房后能否使用宅基地建造房屋?
161人看过
-
私自在农村建造房屋是否违法?
426人看过
-
农村集体土地是否可用于厂房建造?
74人看过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建筑物一般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挡土墙、蓄水池和囤仓等... 更多>
-
农村自建房能否用于经营农家乐?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1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用于建造住宅,不得随意改变用途或用于非住宅用途。因此,如果在宅基地上建造农家乐场馆,将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这种行为会被认定为违纪违规行为,所建造的建筑物也可能被视为非法搭建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进行农家乐的建设。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或许可,就有可能获得建设许可。这些条件包括:与农家乐相关的建设必须符合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
-
城镇的农村房前屋后自留地能否继承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8依法规定可以继承。依据《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第四条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
农村土地租赁者能否自行修建房屋?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4农村土地租赁规定如下:若租赁的是农村土地,则不得建房;个人也不能修路建房,否则属于违法建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
-
自留地属于根植地能否建房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0自留地属于根植地不允许建房。 农户经营自留地是一项家庭副业,可以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生产各种农副产品,满足家庭生活和市场需要,增加收入,活跃农村经济。 自留地、自留山和自留草场均属于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出租、转让或买卖,也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农业生产用途。自留地生产的产品归农民自己支配,国家不征农业税。自留畜也归牧民所有和支配,在各地规定的免征点以内不征税、不派购。自留地、自
-
农村地区的基本农田能否建设房屋?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8我国已经建立了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并将其纳入法律程序。因此,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个人,都无权私自占用或改变其原有的使用性质。从农村村居角度来看,在建造宅基地时也不得违反这一原则,否则将面临限期强制拆除以及对非法占用土地上的新建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进行处罚的严厉措施。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任何涉及非法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行为主体,都必须尊重这一原则,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