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的特征:
(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刑法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的量刑标准
1、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而行为人如果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的,就可构成该罪。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三百一十四条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怎么判断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
262人看过
-
如何判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
100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305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313人看过
-
从哪些方面判断犯罪中止
13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犯罪中止
370人看过
-
怎样判断共同犯罪中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19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有: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这是时间条件。 2、全体共犯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
-
判断犯罪中止的方法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9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必须具备自愿停止其犯罪行为的决心或决意,这是犯罪中止的主观要件之一。同时,行为人在客观上也必须实际采取了中止犯罪的行动,或者以积极手段(如制止等)终止罪行,或者以消极手段(如不再继续犯罪)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此外,犯罪中止可以在犯罪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生,包括预备阶段、实行阶段以及犯罪结果产生阶段。最后,犯罪中止还必须有效地阻止了犯罪行为或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中止行为必须具备实
-
在共同犯罪中,如何判断犯罪中止?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6共同犯罪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 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所有共同犯罪人都是实行犯。如果其中一人决定中止犯罪,他应该立即告诉其他共同犯罪人并尽力劝说他们放弃犯罪。如果其他共同犯罪人接受了中止者的劝告并放弃了本来可以继续进行的犯罪,那么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如果其中一人中止犯罪后,其他共同犯罪人并没有放弃犯罪,那么中止
-
怎么判断犯罪中止的自动性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0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成立犯罪中止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2022年怎么判断是不是犯罪中止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03具备以下条件是犯罪中止: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