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不可以的,在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后,必须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必须仲裁前置后才起诉。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确定劳动关系的标准是什么
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三条标准实际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劳动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
确定劳动关系仲裁需要提交哪些证据资料
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了,以备不时之需。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归纳来说,劳动者就是要注意收集自己的收入凭证、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招工材料、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管理的证明、其他可以作为旁证的证明。需要特别说明的,用人单位的报销凭证等、因公传递的电子邮件等也属于有效证据。总之一句话,能证明自己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各种东西。
-
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可以起诉劳动纠纷吗?
371人看过
-
仲裁规定仲裁后劳动关系可以确认吗
421人看过
-
确认劳动关系可以向法院起诉吗,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时效多久
305人看过
-
死者家属可否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261人看过
-
劳动争议确认劳动关系还要申请仲裁吗
98人看过
-
公司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如何举证
115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劳动关系后,单位可否起诉劳动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5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确认无法证明劳动关系是否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是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后,员工的权益才能得到保护。如果单位没有缴纳社保费用,那么单位承担所有工伤费用。员工申请工伤认定时如果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在确认劳动关系之后即可顺利申请工伤认定。因为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的时效性都为一年,应尽快处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
-
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可以起诉劳动纠纷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4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公司可以起诉,起诉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写起诉状确实很困难,可以口头起诉,人民法院记录,通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
-
仲裁规定仲裁后劳动关系可以确认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4有仲裁时效限制,超过仲裁时效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
-
死者家属可否仲裁确认劳动关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1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死者家属可以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