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中的职务侵占如何确定立案标准
案件中的职务侵占确定立案标准为:
1.必须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作为条作。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2.必须有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
二、职务侵占罪是公诉还是自诉
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如果是侵占罪的话是自诉案件,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主动介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和贪污有何不同
1.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具有国家公职以员身份。
2.客体不同。侵占罪的客体是他人财产的所有权,而贪污罪的客体一般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以及国家的廉洁制度。
3.对象不同。侵占罪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遗失物,而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产。
4.侵占罪属于不告不理罪,而贪污则不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三条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在职务侵占案件中如何确定侵占金额
376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案件立案的难度如何?
201人看过
-
职务侵占如何立案,职务侵占立案对象有哪些
280人看过
-
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
71人看过
-
如何确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管辖法院
309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中利用职务便利的认定
212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职务侵占罪,确定立案标准的判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09《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2)》第84条:《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性,非法占有本公司的财产,金额在5000元到1万元以上的,应当起诉。
-
侵占职务如何立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3立案流程: 1、犯罪行为的立案审查由公安机关进行,特殊的犯罪例如部分职务类犯罪则可以由检察院立案。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
-
职务侵占犯罪立案时间,职务侵占犯罪立案标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生的方便条件。对于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
-
职务侵占如何立案,职务侵占立案对象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1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应当由犯罪所在地公安机关立案,如果嫌疑人居住地更合适,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如果更适合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场所包括犯罪场所和犯罪结果场所。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准备地、开始地、经过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方;犯罪行为持续、持续或者持续的,犯罪行为持续、持续或者持
-
侵占案件的立案标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5首先,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公安机关不会立案,被害人只能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其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如下: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有以下几个特征: 1、是否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