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陌生人威胁如何处理?
第一时间报警,因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将会被处以无论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存在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将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还有就是如果恐吓的同时,是为了索取财物,那就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口头威胁是否构成犯罪?
口头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属于违法,如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则涉嫌寻衅滋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
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量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口头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属于违法,如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则涉嫌寻衅滋事。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应该属于治安案件,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如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则涉嫌寻衅滋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n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n(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n(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n(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n(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n(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被他人恐吓威胁可以报警吗,被他人恐吓威胁如何处理
447人看过
-
夫妻如何才能防止碰到陌生人恐吓威胁对方
349人看过
-
威胁医务人员如何处理
436人看过
-
六旬夫妻遭陌生人恐吓,恐吓威胁他人怎么处罚
340人看过
-
如何处理一个威胁你的人
54人看过
-
诽谤罪威胁他人如何处理
237人看过
-
如何处理被人威胁的人?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7在网络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情绪或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存在,一些网友就遇到了被他人恐吓、威胁的情况,由于被他人恐吓威胁的时候,当事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处理这类的问题,自己被恐吓后也非常的害怕。网络恐吓威胁怎么处理如果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
-
六旬夫妻遭陌生人恐吓,恐吓威胁他人怎么处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8六旬夫妻遭陌生人恐吓,恐吓威胁他人的处罚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在中国威胁威胁他人的行为应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1-03-16被别人威胁、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或是威胁到了你的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应该报警。遭到别人的恐吓时,首先要搞清楚是谁威胁,尤其是匿名威胁,以及基于说话口气、笔迹、威胁内容和其他一切可以捕捉到的证据,极可能做出准确猜测。
-
如何处理照片威胁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141、被别人拿私照威胁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42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
-
被威胁威胁打的欠条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5受威胁打的欠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因为对方通过胁迫的手段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受胁迫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