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法院:
为了加强行政案件的执行工作,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并经上级法院同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行政诉讼案件和非诉讼行政案件的执行,由执行庭移交行政审判庭负责执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移交工作应在五月二十日之前交接完毕。
二、移交案件的范围:
1、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处理(处罚)决定书等;
2、法律、法规及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规定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非诉讼行政案件。
三、正在执行中的案件,仍由执行庭办理。对已执行中止和虽已立案尚未开展工作的案件,应移交给行政庭。
四、鉴于行政庭刚接手行政案件的执行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申请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和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以及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清单。
2、对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在立案前,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立案的非诉讼行政案件,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三条、第八条第一项、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预交办法收取费用。
3、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对行政案件的执行不适用和解。
4、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作价或变通执行义务人财产的,应提交书面意见。
5、对行政案件执行的指导、监督工作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
五、接本通知后,请组织行政审判庭的审判人员认真学习我院1991年11月25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下发的《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细则》。在移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高院行政庭报告。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政案件案由的意见
216人看过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行政诉讼案由的结构
37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
398人看过
-
人民法院的行政案件诉讼流程
345人看过
-
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受理
156人看过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申请延长审理期限的规定(试行)
183人看过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
行政诉讼法常识行政案件的审限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1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对于二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二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和第六十条规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主要负责什么案件?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4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机关出具介绍信的行为是否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作出的非法采矿及破坏性采矿鉴定结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关于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拍卖、拍卖公告等行为的性质问题拍卖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竞得人签署成交确认书行为的性质及监督救济方式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决定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行政赔偿案件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9行政赔偿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适用《行政诉讼法》的一般规定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特别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裁判赔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
行政诉讼案件证人出庭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9申请人出庭作证时,应给对方一定的准备时间,防止当事人利用申请人出庭作证的权利突然袭击对方,扰乱诉讼过程。因此,有必要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合理期限。从性质上看,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属于举证范畴。因此,申请人出庭作证的期限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必须经法院许可。申请只有两个法律后果,即许可或不许可。这意味着法院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法院不允许在法律事实上明显没有出庭作证的
-
行政诉讼上诉案件终审判决执行程序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2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 (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