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机构可以受理劳动争议纠纷
以下机构可以受理劳动争议纠纷:劳动行政部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其他。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原则;公正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等。
三、劳动争议仲裁流程有哪些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劳动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纠纷多长时间受理
165人看过
-
哪些争议可以向劳动机构投诉
439人看过
-
哪些纠纷会被劳动仲裁机构受理
386人看过
-
劳动争议纠纷有哪些类型,劳动争议纠纷分类
399人看过
-
各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的范围
78人看过
-
劳动争议,哪些机构可供选择
391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纠纷多长时间受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01受理时间是5天,不过,劳动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例如申请人需要和劳动争议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劳动仲裁机构具有管辖权等,递交了劳动仲裁申请书之后,并不意味着相关申请一定会被仲裁机构受理。
-
劳动监察机构对劳动争议可以提出哪些情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4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可投诉的事项包括:(1)用人单位违反录用和招聘职工规定的。如招用童工、收取风险抵押金、扣押身份证件等;(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拒果拒绝签订劳动合同,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国有企业终止劳动合同后不按规定支付生活补助费;(三)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比如安排女职工和
-
劳动争议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劳动争议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8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纠纷,最常用的解决方式就是申请劳动仲裁。(一)到哪里仲裁 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形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
-
争议劳动纠纷该向哪个法律机构起诉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9解决劳动纠纷机构: 1、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2、找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3、找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 4、向当地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提请劳动纠纷诉讼。
-
劳动纠纷受理机构的待遇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261、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劳动仲裁委员会 (3)人民法院 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