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有盗取信用卡信息行为,涉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所适用的标准为:盗用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等。
盗取信用卡信息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
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其中的“窃取”是指以秘密手段(包括偷窥、拍摄、复印以及高科技方法等)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收买”是指以金钱或者物质利益从有关人员(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手中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非法提供”是指私自提供合法掌握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
(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
(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四)伪造信用卡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
信用卡盗刷罪立案标准,法律上怎样认定
265人看过
-
买卖信息的立案标准是怎样
379人看过
-
立案盗用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标准规范
104人看过
-
如何确定信用卡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230人看过
-
盗窃个人信息立案标准
490人看过
-
信用卡信息盗用罪刑罚量刑标准
160人看过
-
盗取别人的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2刑法有这样的规定,这类事件严重的,当然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三款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刑法中窃取信用卡信息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3《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第三十一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
-
窃取信用卡信息罪立案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2窃取信用卡信息罪立案标准: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窃取信用卡信息罪,是指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信息罪立案标准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10盗窃,收购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可以伪造可以交易的信用卡,或者可以以信用卡持有者的名义交易,如果信用卡超过一张,应该立案起诉。
-
盗用他人信用卡信用卡诈骗罪成立立案标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7【1】盗用身份证办信用卡,恶意透支2万元以上,构成信用卡诈骗金额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