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的民事纠纷被告人会被限制出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05:50:08 298 人看过

法院可以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限制出境,指有权机关依法对入境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本国公民采取的阻止其离境的行为。限制出境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公共秩序,《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措施作了原则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又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程序的启动:

一般情况下,限制出境措施主要在申请执行人提出书面申请时采取,情况紧急等必要情况下,法院可依职权采取。

限制出境的对象。

不仅包括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法定代理人,而且还包括对债务履行有一定影响的直接责任人员。

限制出境的解除。

在限制出境期间,被执行人履行完全部义务的,执行法院应及时解除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或者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也可以解除限制出境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0: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定代表人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当事人被限制出入境吗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被限制出入境吗不批准出境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或者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二)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三)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四)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五)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所以只有被人民法院通知不得出境的当事人才会被限制出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限制出境的。二、什么是限制出境限制出境,指有权机关依法对入境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本国公民采取的阻止其离境的行为。限制出境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公共秩序,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可以作出限制出境决定的主体包括法院、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限制出境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留置当事人出入境证件、口岸阻止人员出境等方式。三、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是如何的(一)当事人的申请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应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依职
    2023-06-06
    139人看过
  • 被告在什么情况下会侵权
    1、所谓著作权属于专有知识产权。如果是流行字体,字体的使用不涉及版权纠纷,如宋体、楷书、脸谱等;自创的,不为公众普遍使用的,载有创作内容的,或者按照普通字体编印出版的,并声明相应保护的,具有著作权。如果被他人盗用,将涉及著作权纠纷(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作品的;(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作品的;(二)未经合著人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发表为自己创作的作品的;(三)未参与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电影制作或者类似电影制作的方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七)使用他人应当支付报酬的作品,不支付报酬的;(八)出租电影作品的作品、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采用类似电影制作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的录音录像制品,(
    2023-05-07
    66人看过
  • 欠债被告上法庭,是否会被限制出境?
    欠钱被起诉是会被限制出境的。欠债之后经过法院判决仍不履行的,法院会把欠债人纳入失信人的名单,并通知出入境机关限制其出境。解决此类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该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若是选择了进行诉讼,那么应该注意做好诉前的准备工作。限制出境的期限是多久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依据案情而定,只要相应的情形消失了,自然就可以允许出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条:市、县公安局对出境申请应当在三十天内,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应当在六十天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到审批结果通知的,有权查询,受理部门应当作出答复;申请人认为不批准出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和答复。《最
    2023-07-01
    318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定为需要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指的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的一种方式。中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在国家境内的一切外国人都必须遵守我国法律。如果犯罪的外国人留在境内,将对我们国家的利益有害,人民法院就有权对其驱逐出境,以消除其继续犯罪的可能性。驱逐出境又称作逐出国境,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方式一是独立适用。它是针对那些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外国人,没有必要判处主刑的,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二是附加适用。它是针对那些犯罪性质比较严重、判处了主刑或者其他附加刑的外国人,可在主刑执行完毕后适用驱逐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2023-07-08
    328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会被依法临时限制人身自由?
    目前,除了司法强制措施(包括刑事强制性措施如刑事拘留和民事司法拘留)、刑事处罚和治安处罚(指行政拘留)以外,限制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措施主要集中规定于行政法律当中,这些措施有一个共同的法律特征即它们都不属于行政处罚,不受行政处罚法的制约,在法律上它们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7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强制措施的方法、内容、期限和场所,可以分为紧急行政强制措施和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两种。这后者众所周知包括劳动教养(适用于大法不犯、小错不断的人员,期限可长达三年)、收容教育(适用于从事人类最古老职业之一的女性及其顾客)和收容教养(适用于实施危害社会行为但因年龄等原因而不受刑事追究的未成年人)。一、本文主要讲述紧急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紧急行政强制措施又可以称作临时行政
    2023-06-06
    434人看过
  • 被告不出庭会败诉吗民事纠纷?
    一、被告不出庭会败诉吗民事纠纷?被告不出庭不一定会败诉,法院的判决是根据事实依据来确定的,如果被告没有侵犯原告的权利,不会败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二、《民事诉讼法》对于判决的规定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第一百五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一)不予受理
    2023-01-31
    389人看过
  • 能否限制涉外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出境
    1、可以。2、对涉外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以决定限制出境;对开庭审理案件时必须到庭的证人,可以要求暂缓出境。3、限制外国人出境的,应当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主管部门和当事人国籍国驻华使领馆。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一、涉外刑事诉讼的原则是什么(一)主权原则。也称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主权是一个国家最高的对外独立的权力。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国籍不明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刑事诉讼,一律适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②对国际条约的适用,以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为条件;③归我国管辖的涉外刑事案件,应由我国司法机关受理,外国司法机关无管辖权;④外国法院的刑事裁判,在我国领域内不发生效力,只有经过我国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或有关双边协定、条约的规定,予以承认才发生应有的效力,或委托
    2023-03-23
    371人看过
  • 民事诉讼要求被告限制出境如何申请
    一、民事诉讼要求被告限制出境如何申请申请书申请人:李某某,女,19XX年XX月XX日生,汉族,住XX市XX区XX路XX号被申请人:张某,男,19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住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申请事项请求贵院依法对被申请人采取高消费以及出境限制令,以便有效执行已经生效的XXXXXXX号判决书、裁定书、裁决书、调解书。事实和理由申请人与张某借款纠纷一案,XXXX区法院在20XX年XX月XX日作出了XXXXXXX号判决书(裁定书、裁决书、调解书),根据该判决书(裁定书、裁决书、调解书),张某应支付李某借款XX万元,如逾期支付,则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的债务利息。但自上述判决书(裁定书、裁决书、调解书)生效后,张某分文未付,申请人已经申请了强制执行。但张某一直逃避执行,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现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
    2023-06-05
    477人看过
  • 涉及民事经济纠纷限制出境吗
    一、涉及民事经济纠纷限制出境吗?民事纠纷一般不会被限制出入境,但民事生效判决、被告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会被限制出入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执威慑制度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二、民事经济纠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1)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2)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3)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4)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5)属于执行法院管辖。三、民事经济纠纷的起诉状怎么写?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
    2023-05-22
    66人看过
  • 债务人被限制出境的四种情形
    1、申请人书面申请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2、申请人提出被执行人曾经有过出国经历,并有可能出国逃避债务的;3、被执行人为单位,未经清算且有债务未履行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出国后影响案件执行的;4、执行员认为不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有可能影响案件执行的其他情形。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第二百三十一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一、欠钱法院强制执行会如何执行欠钱法院强制执行会执行步骤如下: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2023-06-28
    121人看过
  • 民事纠纷被告的话能出国吗
    一、民事纠纷被告的话能出国吗执威慑制度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二、什么是边境控制边境控制,它是为防止涉案的外国人或者中国公民因其借出境之机逃避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给境内的国家、集体或个人
    2023-06-06
    182人看过
  • 被告人什么情况下可不可以不出庭
    在民事诉讼的离婚案件中如果本人不能表达意思,是不用出庭的,其他情况仍应出庭。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2、刑事诉讼审判中被告人必须出庭。一、一方不出庭能判决离婚吗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这一规定,强调了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必须出庭的原则,尽管离婚当事人一方有委托代理人,且又是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也应该出庭应诉,言下之意,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且下落明确的,离婚当事人就更应该要出庭应诉。二、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本人还要出庭吗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本人还要出庭的。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例如,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因自然灾
    2023-04-06
    108人看过
  • 被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吗
    一、被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吗被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会通知被执行人、海关、办理签证的地方,解释如下:1.当事人有未执行民事案件的,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或问题)执结之前,不得离境;2.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3.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的,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收缴、吊销其证件,或请公安机关宣布作废;4.对未持有护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可要求公安机关在限制出境期限内不予批准通报备案对象的出国(境)申请;5.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员的证照,需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边防机关协助边控。控制措施主要有:掌握出入境动态、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证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证件、扣留人员。二、限制出境的条件有哪些限制出境的条件有: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2.被判处
    2023-04-28
    62人看过
  • 限高会被限制出入境吗
    法律综合知识
    具有限高的人员在乘坐航空器航班出行之际,可以合法使用本人的护照出境,因为限高仅限于禁止享受高档消费的权利,而对于个人出境旅行却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关于这方面详细的法律法规内容可参考如下所述:所谓的“限高”,即是指被执法者在消费活动中不得从事涉及下列项目的行为:在旅程过程中选择乘坐交通工具时,严格禁止选择飞机、列车软卧以及轮船的二等以上舱位作为首选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
    2024-08-03
    340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法定代表人
    相关咨询
    • 欠款人一般什么情况会被限制出境?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8
      法院可以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限制出境,指有权机关依法对入境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本国公民采取的阻止其离境的行为。限制出境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公共秩序,《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 什么情况下被告人不出庭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03
      被告人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出庭,具体如下:1。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审理和判决。2、刑事案件被告不出庭(仅针对刑事自诉或者公诉中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或者逮捕的情况):法院将被拘留或者中止审后继续审理。
    • 中国公民在什么情况下不准出境?被限制出境的情形与法律后果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3
      那么依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
    • 证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限制出庭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13
      证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无法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1)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2)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3)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4)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 什么情况会被限制出境,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5
      有下列情况会被限制出境: 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2、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民事案件尚未了结,被法院禁止出境的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