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怎么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21:40:49 492 人看过

一、概念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用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二、特征

(一)违反法律直接规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为罪”,严禁“类推”。以《刑法》确定罪名为准。

(二)负有法定义务。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

例如;母亲拒绝婴儿喂奶,造成婴儿死亡的。属于不作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绝履行的行为。是指能够有条件作为,而拒绝履行作为的行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条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

三、不纯正不作为犯

所谓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例如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甚至放任更严重危害后果发生的间接故意杀人案件等。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者眼中,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是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该观点是我国目前的通说。

(2)认为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了法规中以作为形式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叫不纯正不作为犯。这种观点是日本目前的通说。

(3)认为不实施法律期待的一定行为并因此而导致一定结果构成的犯罪叫不纯正不作为犯。这种观点目前是德国的通说。

不纯正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犯罪形态,其构成之复杂,再加之我国目前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只是通过刑法理论予以确认,在现行刑法中并无相关明文规定,因此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比较困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3: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犯罪行为中的不作为表现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的不作为构成了刑法上的犯罪行为。例如,父母对孩子有抚养和监管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孩子遗弃,将触犯遗弃罪。不作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构成了刑法上的犯罪行为。举个例子,父母对孩子有抚养和监管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孩子遗弃,将触犯遗弃罪。其中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即为父母的不作为,而构成遗弃罪,则是构成不作为犯罪。 什么是遗弃罪?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属于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首先,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
    2023-08-30
    311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3-03-09
    458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犯罪的不作为应当是负有法定作为义务的人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依据刑法应当受处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及刑法理论上应当具备以下的条件:一、行为的主体需为负有法律上的作为义务的人;二、主观方面需负有法律上作为义务的人明知自己不作为会发生犯罪后果而放任结果的发生,不作为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很难说,我认为间接故意更符合客观方面的表现。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应该也存在。三、客观方面需有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没有结果发生,也就不存在需要作为的前提了。四、需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即这种因不作为而发生地危害后果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是犯罪行为。你可以参看陈兴良老师的《犯罪不作为研究》,你可以从网上找到。
    2023-02-26
    453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
    以下情形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一人有刑事责任能力,另一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共实施的犯罪活动的,不能认定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一是必须二人以上是;二是必须有共同故意;三是必须有共同行为。一、必须二人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共同行为的主体,同样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因此,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一个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唆使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行为的,也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二、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第二层意思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在共
    2023-02-04
    273人看过
  • 不纯正作为犯的犯罪特点
    1、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具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义务的人。2、不作为行为人具有的是防止义务。有防止义务,能够防止而不防止,以至侵害刑法保护的利益。3、其构成之犯罪通常是以作为形式才能构成的犯罪。例如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将受害人丢弃在野外而导致其死亡的。比如说带邻居家小孩去河边玩,小孩落水了,而旁观不作为导致小孩死亡的,都是故意杀人罪按不纯正不作为犯来处理。抢劫罪就是纯正的作为。作为犯罪没有纯正和不纯正的说法。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运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办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其犯罪不能以不作为的形式进行,是典型作为犯罪。不
    2023-06-26
    337人看过
  •  犯罪不作为的概念是什么?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负有法定义务,但却拒绝履行,导致情节严重或恶劣的行为。例如,遗弃罪就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负有法定义务,但却拒绝履行,导致情节严重或恶劣的行为。例如,遗弃罪就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遗 弃 罪 构 成 要 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负有扶养义务:遗弃罪的主体是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朋友等。2. 拒绝抚养:被遗弃人应当享有受扶养的权利,而遗弃罪行为人却拒绝抚养被遗弃人,
    2023-09-04
    195人看过
  • 绑架妇女儿童罪怎么是不作为犯
    一、绑架妇女儿童罪怎么是不作为犯在绑架妇女与儿童罪名之中,所谓的“不作为犯”,乃是指出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行为人本应负有避免他人对妇女与儿童实施绑架之责,然而却由于自身疏忽大意或者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其无法有效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进而酿成了不作为形式的犯罪。举例来说,身为父母者,理应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倘若他们明知或者应该知晓他人存在着绑架的企图,却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那么便有可能因此触犯不作为形式的绑架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二、绑
    2024-07-20
    294人看过
  • 关于不作为犯罪问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问题:不作为犯罪:亦称犯罪的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负有刑法要求必须履行而没有履行义务的行为。法律之所以惩罚不作为犯罪,是因为不作为引起的犯罪,它的结果相当于作为的效果,刑法理论上称为等置性。也有学者称为等价性,即在否定刑评价上是相同的。二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1、不作为犯罪是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而不是道德义务)的义务(作为义务)。一般说来,作为义务的来源有以下几种: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例如公民的纳税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军人战时服从命令的义务、执勤消防队员有灭火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合同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受委托看管他人的孩子)关于因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如对自己照看的精神病人就有防止他侵害别人的责任或者义务;对于在街头捡拾的婴儿来说,捡拾人实际上应该承担照料的义务。因此,随便捡来是可以的,但是随便扔出去
    2023-02-12
    478人看过
  • 如何处理不作为犯罪和新犯罪
    如何分别处理泄密罪和新罪?泄密罪: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人有判决宣告前尚未判决的其他犯罪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犯罪进行判决,按照一般程序确定执行刑罚数罪并罚原则。已经执行的刑期,在新判决确定的刑期内计算。新罪: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前,被判刑人再次犯罪的,应当对新罪作出判决,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决定执行刑罚。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人有判决宣告前尚未确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对新发现的犯罪应当作出判决,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处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在新判决确定的刑期内计算。第七十一条被判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执行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关于前罪不执行刑罚和后罪刑罚的规定执行。
    2023-05-02
    384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是什么
    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是指由于行为人实施先行行为,使某种由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该行为人产生采取积极行为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一、真正不作为犯有未遂吗不真正不作为犯没有未遂。不真正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犯罪形式。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因此,在不作为犯罪中,不存在犯罪未遂。二、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况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犯罪的间接故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行为人在其妻碗里投毒杀妻,明知孩子可能分食毒药,但由于杀妻心切而放任孩子中毒死亡。(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行为人为了打野猪而对可能打死路人这种危害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结果把行人打死。(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在瞬
    2023-02-17
    143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
    我国对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采取的是形式来源分类法,刑法理论中,作为义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二)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三)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四)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在认定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1、先行行为是仅限于违法行为还是也包括合法行为?台湾刑法中将先行行为规定为作为义务,但并未涉及先行行为的法律性质问题。学者对此有所界定,认为该行为应限于违法有责行为:惟多数学者之通说,则认为前行为必须具有导致结果发生之迫切危险外,没必须具备义务违反性。[1]我国有学者对此有不同主张,认为先行行为只要足以产生某种危险,就可以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而不必要求先行行为具有违法的性质。[2]先行行为不仅包括违法行为,还应当包括合法行为,例如,张某带李某去游泳,这是合法的行为,其不履行看护义务,致李某溺水身亡,其违背了因先行行为产生的看护
    2023-06-11
    319人看过
  • 不作为和不作为犯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不作为和不作为犯之间有什么联系?“不作为”是犯罪构成中犯罪客观方面之一危害行为的一种区别于“作为”的行为方式。“不作为犯罪”是指在满足“不作为”危害行为这一条件下,还应根据具体法定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的一种犯罪类别。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用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1)真正不作为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2)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分标准:是否负有法律要求履行的积极义务。如果有,不履行的,就属于不作为犯作为犯与不作为犯除了行为方式存在差异之外,其他方面如罪过形式、犯罪停止形态等方面完全一致)。不作为犯,也可以由作为(如偷税罪、遗弃罪)与不作
    2024-02-04
    70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有故意和过失么?
    一、不作为犯罪有故意和过失么?不作为犯罪既可能是故意犯罪也可能是过失犯罪,不作为犯罪是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故意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二、不作为犯罪的分类1、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前提。例如,
    2023-04-29
    401人看过
  • 为什么不追究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第二百一十八条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2023-04-14
    342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不作为犯罪和犯罪不作为是怎么规定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7
      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
    • 不作为犯罪的量刑问题,不作为犯罪会怎样判刑啊?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8
      《刑法》第17条法规定的8类犯罪均属于作为犯罪,因此对于不满16周岁的不作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 是作为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逃税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修改的内容)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见,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不管是采取何种手段,其最终行为都是
    • 先行行为作为不作为犯罪怎么处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2
      与犯罪的一般形式作为犯罪相比,不作为犯罪是犯罪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远比作为犯罪要复杂得多。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不作为人负有作为义务为前提,而其负有作为义务的根据之一是先行行为的存在。先行行为既包括合法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但理论上对犯罪行为是否应包含其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不作为犯罪和先行行为的相关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一下故意犯罪行为不应包含在先行行为之中,而过
    • 不作为犯罪如何量刑不作为犯罪有什么特征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01
      (一)违反法律直接规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为罪”,严禁“类推”。以《刑法》确定罪名为准。 (二)负有法定义务。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 例如;母亲拒绝婴儿喂奶,造成婴儿死亡的。属于不作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