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裁决期限多久
劳动仲裁最长要60日结束。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劳动仲裁裁决错了如何处理?
首先,按现行法律规定,对于生效的商事仲裁裁决书,法律也规定了救济途径。
对于生效的商事仲裁裁决书,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还规定,如生效商事仲裁裁决被证据证明确有错误,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其次,对于生效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法律也规定了救济途径。
对于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法律规定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并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并再审,而且当事人也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另外,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对此也可以依职权提出抗诉。
-
劳动仲裁之后期限多久,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333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限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434人看过
-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劳动诉讼多久下判决
77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的申诉期限与起诉期限是多长?
138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不同意调解多久裁决?
343人看过
-
仲裁劳动争议是否有裁决期限?
57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多久呢,劳动争议仲裁期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8在劳动争议中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等原因中断的,从中断开始,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仲裁时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自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劳动者不服仲裁裁决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5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诉讼。本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委员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1)法律法规适用错误;(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3)违反法律程序;(4)伪造裁决所依据的证据;(5)另一方隐瞒足以影响公平裁决的证据;(6
-
诉讼期限多久劳动仲裁是多久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7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多久裁决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1你对裁决书很满意的话,劳动仲裁一般裁决书生效30天后,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双方都签收并且不找法院才生效的。为什么是30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
-
劳动仲裁申请书交上去了, 劳动仲裁期限是多久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1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注意不要超过一年申请仲裁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