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清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2 13:10:22 116 人看过

合同纠纷,是指行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由于诈骗分子近年来常常利用签订经济合同进行诈骗,因而往往使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交织在一起,不易区分。在审判实践中应当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区分:主观方面。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虚构、隐瞒真实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对方产生错觉,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履约能力。行为人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和担保,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担保。欺骗手段的程度。行为人是隐瞒真相、虚构履约能力,还是只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有某些不实之处。履行合同的行为。订立合同后,行为人是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为,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坐等对方履约上当,在获得非法利益后,推托、搪塞甚至逃跑,还是对履行合同有较积极的态度,既取得一定的利益,同时又承担了一定的义务。上述区分两者界限的关键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人是以骗取财物为目的,还是通过履行约民事法律行为而获得经济利益。而要判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必须从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采用欺骗手段以及履行合同的行为,违约后的表现等几方面进行判断。1.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呢?下列情况应视为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行为人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即已具备履行合同所需要的资金、物资或技术力量。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虽不具备履约能力,但在期限内能够合法地筹集到履行合同所需的资金和物品。即使行为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义务时,自己或他人能够提供足够担保(包括代为履行和赔偿损失)。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而且也根本不去创造条件履行合同,非法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仅仅以此为根据去下判断,也会有失偏颇。因为履行合同能力的有无和大小是受主客观各种因素制约的,并且处于一种可变状态。因此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还必须考察其他因素。2.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其手段一般是:无中生有,编造虚伪的事实。如根本没有对方所需的货物、货源,却谎称有货,价格优惠,能及时供应;根本没有经营资格或条件,却设置集资合营的圈套,制造能提供技术和设备的假象。有意隐瞒真相,以假充真。如假冒厂长、经理、采购员、促销员等身份,甚至打着名人、高干家属等招牌欺骗对方,伪造工作证、介绍信、银行凭证等证件和印章使对方上当。规避法律,利用对方的疏忽或不熟悉,伙同对方代理人、代表人在合同条款中大做手脚,通过这些手法,以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骗取对方财物的实质。3.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一般来说,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的,在合同签订以后,总会积极创造条件去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会承担违约责任。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在合同签订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履行合同的行为,也只是象征性的。签订合同后得到的财物一到手,即逃之夭夭,或大肆挥霍,或作与合同毫不相干的其他用途,根本无力偿还。对于这种情况,不论其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条件,均应以合同诈骗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22: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本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是怎样的
    (一)本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两者都产生于民事交往过程中,并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现;第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所规定的义务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合同诈骗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有时也伴有欺骗行为;第四,两者都是非法占有特定物。尽管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区别两者的关键。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考察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不能只根据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作为区分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标准。但是,也不能否认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种情况下对于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又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某人在没有落实货源的情况下,为了营利即与人订立了供货合同。在收到预付款之后,多方查找货源,仍未落实,但
    2023-06-14
    311人看过
  • 研究合同诈骗和纠纷的理论边界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本质区别与理论标准,司法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四点:1、看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一方或数方签订大大超过自己履约能力的合同,那么行为人签订合同的主观目的往往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2、看行为人有无履约行为。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行为人利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后,他的精力就用在怎么样把合同定金、预付款或合同标的物骗到手,一般不去为履行合同作努力。3、看签约后财物的流向。合同诈骗中取得对方的款物,就会将它们用于非正常途径,根本不会把这些款物用于履约行为中去。4、看行为人事后是否真正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人,则不管其行为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决不会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弥补,而是编造各种借口搪塞,或者干脆携款潜逃。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二者有相同之
    2023-07-06
    361人看过
  •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差异性比较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的争议。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在实践中的界限又较为模糊。以下笔者就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之间的区别,提出几点看法: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对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下列方式骗取他人财物,且造成当事人较大损失的,应初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款、货物、预付款或担保财产,造成款物无法返还的;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款、货物、预付款或担保财产进行违法
    2023-06-09
    476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如何区分与认定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3、在签订合同时行为人并无诈骗故意,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或因履行困难,或因其他方面的动机,行为人的主观意念发生了变化,想无偿地非法占有或所有签约对方的财物或其它标的。4、行为人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内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于是否履行义务,是否非法所有或占有他人财物,内心还没有确定的意念,或者对自己最终无履行约能力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指行为人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二)从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衡量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除从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上区别外,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签
    2023-07-22
    287人看过
  •  诈骗与买卖合同纠纷的关系
    在合同签署和执行过程中,欺诈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欺诈者可以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及设置陷阱等方法,从对方那里诈骗财物。欺诈行为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合同并采取其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合同纠纷的处理,关键在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当事人能够提供的证据的数量。如果当事人面临合同纠纷的困扰,建议尽快允许合同律师介入,通过分析各方情况,拟定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或调解,或诉讼。在合同签署和执行过程中,一方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及设置陷阱等方法,从对方那里诈骗财物。或者合同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向对方提供虚假信息,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其签订或者履行合同,构成欺诈。构成欺诈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合同。合同纠纷处理的关键在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当事人能够提供的证据的数量。如果当事人面临合同纠纷的困扰,即将失去重大利益,建议尽快允许合同律师介入。通过对各方情况的分析,拟定
    2023-09-11
    262人看过
  • 浅议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之界定
    一、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犯罪亦在不断地增多,综合分析研究目前的犯罪情形,在市场交易领域中合同诈骗犯罪表现比较突出。合同是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市场主体的重要纽带,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但就目前而言,合同欺诈行为逐年上升,合同签订的规范程序和履约率不容乐观。仅199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案件就有1.4万起,金额达7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构成合同诈骗罪。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而且还败坏社会风气,市场交易秩序,引发关联犯罪。而在社会现实中却出现对此犯罪打击不力的现象,原因在于对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与相关行为把握不准,产生混淆。其中较难以区分的当属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所被调整的法律规范不同,同时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具体表现为:合同诈骗罪是一种刑事犯罪,由刑法所调
    2023-02-22
    49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2
      一、合同诈骗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两者都产生于民事交往过程中,并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现;第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所规定的义务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合同诈骗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有时也伴有欺骗行为;第四,两者都是非法占有特定物。尽管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
    • 2022年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界限的标准是怎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7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本质区别与理论标准,司法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1、看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 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一方或数方签订大大超过自己履约能力的合同,那么行为人签订合同的主观目的往往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 2、看行为人有无履约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行为人利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后,其精力
    • 如何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界限, 怎么区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欺诈(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
    • 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合同诈骗罪与非罪之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8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合同诈骗犯罪往往与合同纠纷交织一起,罪与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划清它们的界限,大体有三种情形: (一)内容真实的合同,即行为人是在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这种合同的签订,表明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进行经济往来的真实意思,并非旨在诈骗他人钱财,根据有
    • 刑拘在北京市XX的合同诈骗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1
      与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两者都产生于民事交往过程中,并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现;第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所规定的义务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有时也伴有欺骗行为;第四,两者都是非法占有特定物。尽管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区别两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