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9 05:00:33 203 人看过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4、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8、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9、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10、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11、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一、非法集资套路的描述

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融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以“养老”的旗号,突出形式有二: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以高收益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二、非法集资的钱能要回来吗?

1、非法集资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非法集资需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四)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个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单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2、朋友圈内集资到底是不是非法集资?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罗国良副庭长称,“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认定非法集资的必要条件。有的人员没有向社会公开宣传,而是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种情形之下,由于集资对象具有特定性,限定于亲友圈或者单位内部人员等有限范围之内,不是“社会公众”,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资的社会性特征。这种“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集资。

3、民间借贷跟非法集资有啥区别?

一个人要做生意、买房,向周边亲戚借钱,是一回事;向社会广告宣传某项目赚钱,收了许多人的钱,从规定上来看,是另一回事。

所以,民间借贷古已有之,向亲戚、朋友借款再多,也只是民间借贷,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金融活动,不需要央行的批准,也就没“非法集资”一说。但是,一旦通过现代媒体广而告之,个人吸收存款的对象超过30人以上,就可视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4、比较常见的非法集资的形式都有哪些?

(一)投资理财领域。近两年来,各地出现大量以投资理财咨询为名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公司,如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常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

(二)p2p网络借贷。在这里提醒广大投资者,p2p网络借贷属于信息中介机构,只能进行“点对点”、“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当信用中介,投资者签订借款合同的对象不能是平台本身;p2p本质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资金,属于较高风险类的投资,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警惕“担保”、“保证收益”类的宣传,警惕一些通过论坛、网帖、甚至街头路边、市场集市等线下渠道以“p2p”名义招揽客户的机构组织和人员。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吸收农民资金却未用于农业生产,而是高息放贷赚取息差,资金链断裂、暴力催债、“跑路”事件等频频发生。此类案件主要涉及河北、江苏、辽宁、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个别地方已经出现行业性风险。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由原先开办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的经营者发起设立,或以合法身份为幌子,仿照银行外观设立营业网点,通过代办员、业务员广泛吸收农民存款,欺骗性极强,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其他领域。比如,在房产界中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以代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比如,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比如,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有:(1)不具有真实销售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屋产权份额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2)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3)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4)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名,不提供商品、服务或者所提供商品、服务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通过承诺回购、代为销售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5)以发行证券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6)以募集基金或者基金管理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7)以投资入股、委托理财等形式,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8)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
    2023-03-09
    189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刑事责任年龄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机构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条第2款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这里的单位,既可以是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不能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机构。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一、非法集资的一般特征是什么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集资诈
    2023-03-09
    469人看过
  • P2P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2015年7月18日,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P2P网络贷款法律性质被界定为民间借贷,P2P平台被定性为信息中介性质,严格排除信用中介性质。2、依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
    2023-04-29
    385人看过
  • 吸收非法公众存款罪什么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其主要表现方式为:吸收存款人径直在当场交付存款人或储户的存单上开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数来。因而此种方式又可简称为“帐面上有反映”方式。2、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是指吸收存款人虽未在开付出去的存单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却通过存款之际先行扣付、或允诺事后一次性地给付或许以其他物质、经济利益好处的方式来招揽存款,以使存款方在事实上获得相当于提高存款利率的“实惠”后,欣然“乐于存款”于该吸收人所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此种方式,又可简称为“帐面上无反映”方式。实践中,行为人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法来吸收存款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大致有:3、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
    2023-06-21
    470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多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百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而单位非法吸收公众款的数额是五百万元以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罚款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多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者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500万元以上。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1.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不属于可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被害人不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由法院在判决中责令退赔
    2023-06-05
    160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久?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较大或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老总贪133套房产被查,贪污怎么判刑贪污罪的判刑为: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借款合同诈骗怎么判刑借款合同诈骗的判刑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3-22
    439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款比例?
    被判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平台退赔比例最低为12.3%。但是一般情况下,退赔标准都在50%以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且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情节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9
    69人看过
  • 罚款金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以上规定处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拖欠出租房屋缴税罚金标准是多少个人出租住房所涉及税种繁多,每个税种的税率、计算方法、征税对象、扣除项目和纳税期限等都有所不同。共涉及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等税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3-07-05
    135人看过
  • 论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主体、行为、对象、结果四个方面认定。行为主体上必须是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人或者单位,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结果是扰乱国家金融信贷秩序。犯罪嫌疑人要有主观故意,且不能有占有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罪或诈骗罪等其他罪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严重吗?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严重,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
    2023-07-08
    150人看过
  • 无息吸收存款能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情]李某为了解决其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四处筹措资金,总共借取资金200万元左右。后因公司经营不善,所有借款均未能如期偿还,受害人向司法机关举报。公安机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李某立案侦查。在侦查期间,李某声称自己与被害人之间是无息借款,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安机关查看相关借条,发现借条中确实未约定利息。被害人解释说,借款均是有利息的,只不过利息在借款中已经事先扣除了。[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就李某究竟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形成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罪通常是以高于银行利息的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从而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如果行为人是以无息的方式进行筹资,就难以认定其对金融管理秩序的破坏。李某虽然向他人借取资金,最终也未能如期偿还,但李某与被害人之间是以无息方式进行融资的,其行为并不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非法吸收他人资金,扰乱金融秩序,
    2023-06-11
    78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股东承担多大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股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股东对此事不知情,并且没有参与的,不需要承担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是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等。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股东承担多大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股东承担的责任情况如下:1.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如果虽为股东,但是不知道、没参与这个事情或者没有实际参与公司经营,不承担责任。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要件为:1
    2022-07-31
    327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哪一种罪名?
    个人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情况包括三种:1.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2.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达到三十户以上;3.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十万元以上。个人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情况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2.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达到三十户以上;3.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十万元以上。 非 法 吸 收 公 众 存 款 直 接 经 济 损 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以非法的形式,吸收公众的存款,并承诺支付一定利息或者回报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它涉及到对公众财产的非法侵占和挪用。同时,这种行为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法》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2023-09-13
    470人看过
  •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经营罪有什么联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未经批准,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但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形成特别法和普通法的竞合关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特别法,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一、经济犯罪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经济犯罪包括很多罪名,包括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抽逃注册资金罪,信用证诈骗罪。如洗钱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提供资金账户的;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二、非法集资罪一般判几年刑法中并无“非法集资罪”这一罪名,如果行为人非法集资,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如果行
    2023-03-09
    50人看过
  • 存款人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如何被定罪?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根据金额标准进行定罪,具体如下:1、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并处或单处罚金;2、自然人非法吸收金额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自然人非法吸收金额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金额特别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何定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02
    456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方式有:一是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二是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三是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四是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五是不具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哪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
      甘肃在线咨询 2024-08-29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般需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行为的实质非法性。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以生产经营、商品交易等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性质。这里分两种情况,一
    • 吸收公众存款罪不立案追诉有哪些情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0
      1、个人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3、个人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导致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定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款可退回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5
      如果最终判决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款能拿回的可能性很小,实践中会根据资金情况与受害者情况进行分配,同时还要判处罚金。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所以还是从是否构成犯罪角度出发,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以判缓刑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缓刑条件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28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缓刑条件的,可以被判处缓刑。缓刑条件参见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