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人如何向证人发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08:12:29 94 人看过

在民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证言的调查有两种最为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交叉询问,即由双方当事人对证人进行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这是“当事人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是职权式询问,即由法官直接询问,这是“法官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两者的区别是一种对抗与非对抗的区别。从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司法实践来看,英美法系国家多实施交叉式询问,大陆法系国家则多实施职权式询问。日本民事诉讼庭审调查中,呈现出当事人交叉询问和法官职权询问结合的状态,不是单纯地交叉询问,也不是单纯地职权询问,可称作结合式询问。此外,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询问也有一些特殊的方式,可称作特殊式询问。这四种询问方式,各有不同的询问程序。

民事诉讼证人可以是亲属吗

民事诉讼证人可以是亲属。民事起诉状被告证人可以是亲戚,但其证言需要法院审查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0: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如何向证人申请出庭作证
    一、行政诉讼如何向证人申请出庭作证行政诉讼向证人申请出庭作证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且经过人民法院许可才可以。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二、行政诉讼原告撤诉的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三、行政诉讼案件原告撤诉后是否可以再起诉行政诉讼案件原告撤诉后,满足条件的话,可以再行起诉。法院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因同一事实和理由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若事实发生了变化或出现了新的证据,则可以再行起诉。若准许撤诉的决定确有错误,人民法院可
    2023-09-09
    81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二、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对于民事诉讼证据认定方式:1.一证一认方式。一证一认是在调查阶段,由当事人逐一举证、质证,法官在证据质证后决定是否认定其证明效力。2.一组一认方式。即在调查阶段,法官根据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指导当事人将相关的证据作为一组证据举证,经过对方当事人质证后,法官对于该组证据分别确认其有无证明效力。该认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证据的连贯性,避免认定证据时容易产生的矛盾。3.综合认证方式。综合认证是指经过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后,由法官认真审查证据是否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各个证据之间的关系、相互有无矛盾、能否互相佐证,证据属性
    2023-06-06
    5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如何评估证人证言的可信度
    一、证言的反证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对方对证人证言提出确实的反证时,在提供证人证言的一方不能反驳的情况下,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降低。二、多个证言的采信规则:对于同一证人的多分证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判断:1、证人证言内容变化的原因是否合理;2、与其他证据是相互印证还是相互矛盾;3、如果多个证人证言在所有细节上没有任何差别、完全一致,往往具有虚假性。三、证言的综合判断规则:判断证言的真实性,需要对证人以及证言的多个方面进行审查。四、证言补强规则:单个证言一般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人证言采信困难的原因关于证人证言得到采信困难,首先这是由证人证言自身特点导致的。证人证言不同于其他证据之处在于其并不像书证、物证一样在案件发生时即可固定下来。其次,立法上对证人证言采纳的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对于证人证言的采纳并无具体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
    2023-07-15
    352人看过
  • 控辩双方能够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吗
    一、控辩双方能够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吗可以。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必要时,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也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发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四条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二、被害人不服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能够对民事部分上诉吗对于刑事部分,申请检察院抗诉。如果检察院抗诉,刑事判决就不生效,如果检察院不抗诉,刑事部分就会生效,生效以后,可以申诉。但申诉不停止判决的执行,同时,申诉难度会比较大。对于民事部分,直接上诉就可以,上诉后,民事判决部分不生效,二审法院会重新审理。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中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日以内提出上诉。2、如果被害人及其法
    2024-01-24
    325人看过
  • 刑事诉讼如何保护证人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的证人被害人和鉴定人,公安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需要,采取不公开个人信息,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禁止特定人员与之接触,对其人身和住宅进行专门保护等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刑事诉讼法》对于保证人的义务规定第七十条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7-27
    455人看过
  • 民事纠纷个人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民事纠纷个人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二、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准备哪些材料?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原告为个人的必须亲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包括下列证据:(1)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2)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3)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4)其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1)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被告为个
    2024-01-30
    337人看过
  • 如何在民事诉讼中质证对方发票?
    民事纠纷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在进行民事诉讼时,我们需要证据来辅佐我们的诉讼请求,证据有多种多样,但有些证据可以直接作为证据,有些就不可以,需要其他证据证明才可以作为办案的依据。其中就包括发票作为证据,我们就有权质证它,以下我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如何在民事诉讼中质证对方发票,仅供您参考。民事诉讼中质证对方发票:一、质证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一方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来源及证明内容,而由对方就证据本身及证明内容进行辨认、质疑、反驳的一项诉讼活动。在质证过程中,法官可就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有些地方法院还允许当事双方相互询问。《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七种。法谚曰:证据是诉讼之王。司法裁判通过证据来认定相关事实,而不问案件的客观情况,证据是否充分、证据链是否完备直接影响裁判结果。二、发票的质证对于发票的质证可以从发票的完整性
    2023-06-21
    73人看过
  • 证人是民事诉讼参加人吗
    民事诉讼参加人
    证人是民事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诉讼参加人是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的诉讼代表人。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诉讼参加人是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的诉讼代表人。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
    2023-04-29
    81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发问在举证前还是后?
    一、民事诉讼的发问在举证前还是后?在民事诉讼当中需要先进行举证,然后再进行质证,一般举证是由双方协商决定取证的期限或者是由法官来决定举证的期限,而质证指的是法官在进行审理的过程当中双方出示证据,然后再进行质证。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2)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3)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
    2023-04-18
    153人看过
  • 民事诉讼:如何向外省单位起诉的民事诉讼
    1、规定是民事诉讼,需要原告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或者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诉讼。2、原告必须向法院提交诉状,提供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职场、地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字、性别、职场、地址等信息。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规定,第21条对市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地址人民法院管辖的被告地址与常住地址不一致的,由常住地址人民法院管辖。对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起诉讼的几个被告地址。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管辖的,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如何写民事诉讼答辩状民事答辩状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一)首部1、标题。居中写明“民事答辩状”。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如答辩人系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在其项后写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及其
    2023-08-05
    154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向证人询问案件的程序有哪些
    询问证人的时候,首先让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并问明所叙述的事实的来源;然后根据其叙述结合案件中应当判明的事实和有关情节,向证人提出问题,让证人回答。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一、录音遗嘱怎么录录音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全部内容,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录音开始时,遗嘱人、见证人必须分别说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等,录音制作完毕,应当密封保存,并在封面上由遗嘱人、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二、录音遗嘱怎么写法律才有效录音遗嘱要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条件: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
    2023-02-16
    123人看过
  • 民事诉讼被告人身份证丢失,如何是好?
    没有对方身份证号码也是可以起诉的。民事诉讼没有被告人身份证,立案后,可申请法院去查或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去查被告的身份证号。民事纠纷起诉时只要求有明确的被告,你必须提供被告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住址等等,身份证号不是必须的,法院不能因为没有被告身份证号而不给立案。【律师说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无力赔偿【深圳人身损害赔偿律师解答】《民事诉讼法》第23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第23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
    2023-07-10
    271人看过
  • 起诉处理民事纠纷如何举证民事诉讼证据
    一、起诉处理民事纠纷如何举证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在法院规定的时间内,就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关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六十五条举证期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二、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一)当事人的陈
    2024-01-25
    86人看过
  • 新刑事诉讼法证人证言规定如何?
    一、证人和证人证言所谓证人是指除当事人、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是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陈述的人。证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证人的无可替代性。证人是由案件事实本身决定的,不能指定和聘请,必须有经验事实之人担任。2、证人具有不得拒却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证言。3、无资格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做证人,即使器官有缺陷、年幼的人。但是证人以自然人为限,法人、社会组织不能为证人,因为法人、社会组织不能感知案件事实。虽然证人没有资格之限制,但自然人要在诉讼案件中作为证人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来看,其条件有:1、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解案中情况的人,这是由证人的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决定的。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的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理上、精神上的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
    2023-06-03
    40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法官在民事诉讼如何询问证人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0
      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对证人的询问方式有两种最为基本的: 1、交叉询问,即由双方当事人对证人进行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这是“当事人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 2、职权式询问,即由法官直接询问,这是“法官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 两者的区别是一种对抗与非对抗的区别。 最高院《民诉证据规定》第五十八条: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
    • 刑事案件辩护如何向证人发问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3
      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第八十二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
    • 人民法院如何向行政诉讼当事人调取证据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5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
    • 行政诉讼如何向法院申请证人证人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07
      申请出庭作证,应当给对方当事人一定的准备时间,以防止当事人利用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给对方当事人突然袭击,扰乱诉讼进程。因此有必要对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规定合理的期限。从性质上看,提出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属于举证范畴,因此,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期限应于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须经法院许可。申请只可能有两个法律后果,即许可或不许可。这意味着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对于在法律上或事实
    • 如何解决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4
      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我国法院系统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很复杂,如证人不能受到较好的司法保护、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及损失得不到合理及时的补偿、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时法律上没有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须讳言,司法程序上的问题,通过司法手段解决是最有效的。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是对国家承担的一种义务,因为犯罪不仅仅被看作是对个人权利的侵害,而且还涉及对社会关系的